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研究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作者:

张洁

导师:

侯国跃

导师单位:

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学位:

硕士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应收账款;债权;质押;担保;物权法

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融资成为企业保障资金充足的重要途径。 随着适于抵押的不动产越来越稀缺,无论是企业界还是银行界都积极寻求 更多的担保方式。 2007 年我国《 物权法 》将应收账款列入可质押的权利 之一 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 新的 重要渠道。 但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 在我国是否应建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 ,以及对我国 《物权法》上的 应收账 款质押制度是否完善合理尚有诸多不同意见。因此本文 从应收账款质押制 度的基本理论出发, 分析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基本内容 并通过比较国外 立法之规定,结合我国法律与经济生活之实际情况 对我国应收账款质押 法律规定进行 分析 ,并就 我国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 之完善 提出一些 建议 。全 文由导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确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立法背景和写作 动机 。 首先阐述了我国企业和银行对新的融资担保方式渴求;其次介绍了 世界范围利用应收账款融 资已成为企业重要融资渠道;再次指出我国如何 将应收账款质押作为权利质押融资方式;最后 指出 理论中尚有诸多问题值 得探讨, 需要进 一步完善。 正文 包括 四 个部分。第一部分, 为 应收账款质押 概述 。通过 比较对应 收账款的不同定义和解释,经与 类似担保方式 的比较,归纳出应收账款质 押的 四 个 突出 特征。即应收收账质押标的 应收账款 仅限于 未被证券化的 金 钱之债 不包括非金钱 之 债 应收账款受基础关系影响 应收账款可为现 有之债 也可为有理由相信确定发生的将来之债; 应收账款 质押 为一种债 权担保另一种 债权 兼具物权性和债权性两种特性 。为更好地理解应收账 款的特征,还将其 与 普通债权质押和以应收账款转让为核心的保理业务进 行了比较。为后文对应收账款质押的其他问题探讨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 是对 应收账款质押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的 分析。 理论界 一 直存在 对应收账款质押以一项债权担保另一项债权是否具有合理性 及 在 我国设立应收账款质押 是否 将导致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担忧 认为我国不应 该设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 本部分 则 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应收账款质押 之 理 论基础和 在我国的 现实意义,分析出 我国建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合理性 和必要性。 第三部分,从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关系出发,分别从应收账款质押 标的 2 选择、应收账款质 选择、应收账款质权权设立、设立、质押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及质权的行使等四个方质押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及质权的行使等四个方面面,从理论上分析了应收账款质押的基本制度构造从理论上分析了应收账款质押的基本制度构造。包括包括对对存在争议的将存在争议的将来之债、收费权和超过诉讼时效的合同之债是否能成为应收账款质押标的来之债、收费权和超过诉讼时效的合同之债是否能成为应收账款质押标的的的分析分析,对各国对应收账款质押设立常见的几种方式进行分析,,对各国对应收账款质押设立常见的几种方式进行分析,对应收账对应收账款质款质押中当事人的特殊权利义务押中当事人的特殊权利义务,以及对质权行使时质权人的直接收取权以及对质权行使时质权人的直接收取权进行了重点分析进行了重点分析。 第四部分,根据以上基础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对应收账款质押根据以上基础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对应收账款质押之之法律法律规定,规定,从质押从质押标的标的范围、范围、质权设立质权设立、当事人权利义务及质权实现、当事人权利义务及质权实现等等四个方四个方面,面,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合理性的合理性进行了评析进行了评析,并并落脚于落脚于我国我国我国应收账我国应收账款质押款质押制度的完善制度的完善建议建议。

学科:

法律*

提交日期

2025-11-18

引用参考

张洁.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2008.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研究
  • dc.contributor.schoolno
  • 2004030105020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张洁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dc.contributor.degree
  • 硕士
  • dc.contributor.childdegree
  • 法律硕士
  • dc.contributor.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西南政法大学
  • dc.identifier.year
  • 2008
  • dc.contributor.advisor
  • 侯国跃
  • dc.contributor.advisorAffiliation
  • 民商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应收账款 ;债权; 质押;担保;物权法
  • dc.subject
  • Account Receivables;Creditors Right; Pled g e Property Right Law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银行融资成为企业保障资金充足的重要途径。 随着适于抵押的不动产越来越稀缺,无论是企业界还是银行界都积极寻求 更多的担保方式。 2007 年我国《 物权法 》将应收账款列入可质押的权利 之一 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一条 新的 重要渠道。 但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于 在我国是否应建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 ,以及对我国 《物权法》上的 应收账 款质押制度是否完善合理尚有诸多不同意见。因此本文 从应收账款质押制 度的基本理论出发, 分析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基本内容 并通过比较国外 立法之规定,结合我国法律与经济生活之实际情况 对我国应收账款质押 法律规定进行 分析 ,并就 我国 应收账款质押制度 之完善 提出一些 建议 。全 文由导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导言部分主要阐述了我国确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立法背景和写作 动机 。 首先阐述了我国企业和银行对新的融资担保方式渴求;其次介绍了 世界范围利用应收账款融 资已成为企业重要融资渠道;再次指出我国如何 将应收账款质押作为权利质押融资方式;最后 指出 理论中尚有诸多问题值 得探讨, 需要进 一步完善。 正文 包括 四 个部分。第一部分, 为 应收账款质押 概述 。通过 比较对应 收账款的不同定义和解释,经与 类似担保方式 的比较,归纳出应收账款质 押的 四 个 突出 特征。即应收收账质押标的 应收账款 仅限于 未被证券化的 金 钱之债 不包括非金钱 之 债 应收账款受基础关系影响 应收账款可为现 有之债 也可为有理由相信确定发生的将来之债; 应收账款 质押 为一种债 权担保另一种 债权 兼具物权性和债权性两种特性 。为更好地理解应收账 款的特征,还将其 与 普通债权质押和以应收账款转让为核心的保理业务进 行了比较。为后文对应收账款质押的其他问题探讨作了铺垫。 第二部分, 是对 应收账款质押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的 分析。 理论界 一 直存在 对应收账款质押以一项债权担保另一项债权是否具有合理性 及 在 我国设立应收账款质押 是否 将导致一系列现实问题的担忧 认为我国不应 该设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 本部分 则 从正反两方面阐述应收账款质押 之 理 论基础和 在我国的 现实意义,分析出 我国建立应收账款质押制度的合理性 和必要性。 第三部分,从应收账款质押法律关系出发,分别从应收账款质押 标的 2 选择、应收账款质 选择、应收账款质权权设立、设立、质押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及质权的行使等四个方质押当事人权利和义务及质权的行使等四个方面面,从理论上分析了应收账款质押的基本制度构造从理论上分析了应收账款质押的基本制度构造。包括包括对对存在争议的将存在争议的将来之债、收费权和超过诉讼时效的合同之债是否能成为应收账款质押标的来之债、收费权和超过诉讼时效的合同之债是否能成为应收账款质押标的的的分析分析,对各国对应收账款质押设立常见的几种方式进行分析,,对各国对应收账款质押设立常见的几种方式进行分析,对应收账对应收账款质款质押中当事人的特殊权利义务押中当事人的特殊权利义务,以及对质权行使时质权人的直接收取权以及对质权行使时质权人的直接收取权进行了重点分析进行了重点分析。 第四部分,根据以上基础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对应收账款质押根据以上基础理论分析,结合我国对应收账款质押之之法律法律规定,规定,从质押从质押标的标的范围、范围、质权设立质权设立、当事人权利义务及质权实现、当事人权利义务及质权实现等等四个方四个方面,面,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对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合理性的合理性进行了评析进行了评析,并并落脚于落脚于我国我国我国应收账我国应收账款质押款质押制度的完善制度的完善建议建议。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With the economy develop rapidly, the bank finances becoming plentiful of enterprise guarantee fund important approach . Because is suitable for the re al estate which mortgages to be getting more and more scarce, the businesses and the banking circles positively seek the more guarantee ways. In 2007, Property Right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stipulates that pledge can be established on account receivables, which provided a new important channel to enterprise financing. But,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different ideas and they worry about whether our country should set up an account receivabl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nalyses account receivable s s ystem's basic system, and compares the foreign country to legislate to unify our country actual situation. And then, the author put some suggestions about perfecting our country account receivable pledge system and risk managements. The thesis consists of three sections, and is composed of introduction, text and concluding remarks. In the introduction part, the author mainly elaborated the writing motive and legislative background of establishing the account receivable to pledge system in our country. Th e first, author elaborated our country is urgently needed to the new financing guarantee way. Secondly, the author briefed the situation of other countries using account receivable financing. Thirdly, the author introduced how the account receivable become s one right that can be pledged in our country. Finally, the author pointed out that still had many questions to be worth further discussing and consummating. The main text altogether includes four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outline of the account rec eivable pledge system. In this part, the author compared the account receivable different definitions and the explanations, other similar guarantee system and Induced four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count receivable pledge system. There is the rationale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alysis to the account receivable in the second part. From the pro and con two sides, the author has analyzed the theory basis and th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of the account receivables. The third part is the legal relationship a nalysis in the 2 account receivable account receivable pledgepledge. There are signs, the way of setting up, businesses’ . There are signs, the way of setting up, businesses’ right and duty and the exertion of right in right and duty and the exertion of right in pledgepledge. The fourth part commented . The fourth part commented our country's related legal rule.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legislative suggestion our country's related legal rule. The author proposed the legislative suggestion whiwhich consummated the legislation of account receivable to in China. ch consummated the legislation of account receivable to in China.
  • dc.date.issued
  • 2025-11-1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