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之物:数智基础设施如何塑造出版业的未来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赵立兵

作者:

赵立兵

摘要:

出版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再现史”与“媒介史”,它不仅关乎思想与知识,还涉及物质载体与传播方式。出版技术装置并非被动的客体,而是一种“活力物质”与知识基础设施,塑造着人类出版实践与意义感知的基本模式。如果说印刷技术塑造了印刷式的社会读写惯习与出版理论框架,那么在当下的数智时代,数据库及智能算法不仅取代了印刷机在出版中的核心地位,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知识生产与出版的底层逻辑,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与思维方式,生成了一种基于概率与递归计算的“均劣文本”,而且建构了一种人与机器互嵌耦合的“游牧主体”,基于计算主义、互动主义、新人文主义的数智出版理论正在形成。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应警惕数智出版基础设施中潜藏的人类思想能力弱化、知识社群关系异化、AI幻觉与知识幻境等系统性风险,以捍卫人类思想与文化的主体性地位。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10-05

学科:

出版*

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SCI; AMI核心

提交日期

2025-11-13

引用参考

赵立兵. “活力”之物:数智基础设施如何塑造出版业的未来[J]. 编辑之友,2025(10):39-46.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活力”之物:数智基础设施如何塑造出版业的未来
  • dc.contributor.author
  • 赵立兵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 dc.publisher
  • 编辑之友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10
  • dc.identifier.page
  • 39-46
  • dc.date.issued
  • 2025-10-05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数智出版;;基础设施;;人机共生;;出版思想史;;知识生态学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出版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再现史”与“媒介史”,它不仅关乎思想与知识,还涉及物质载体与传播方式。出版技术装置并非被动的客体,而是一种“活力物质”与知识基础设施,塑造着人类出版实践与意义感知的基本模式。如果说印刷技术塑造了印刷式的社会读写惯习与出版理论框架,那么在当下的数智时代,数据库及智能算法不仅取代了印刷机在出版中的核心地位,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知识生产与出版的底层逻辑,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与思维方式,生成了一种基于概率与递归计算的“均劣文本”,而且建构了一种人与机器互嵌耦合的“游牧主体”,基于计算主义、互动主义、新人文主义的数智出版理论正在形成。在此过程中,我们还应警惕数智出版基础设施中潜藏的人类思想能力弱化、知识社群关系异化、AI幻觉与知识幻境等系统性风险,以捍卫人类思想与文化的主体性地位。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人机融合视域下智能媒介具身传播研究”(20BXW112)
  • dc.identifier.CN
  • 14-1066/G2
  • dc.identifier.issn
  • 1003-6687
  • dc.identifier.if
  • 1.65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