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生成机理、类型表征与协同防控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倪春乐

归属院系:

国家安全学院

作者:

倪春乐 ; 樊虎

摘要:

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时刻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涉外安全风险。深度剖析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的生成机理、类型表征,有助于提出更精准的防控策略,不断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的生成过程,始于内、外源性风险因素的双向联动,在国际与国内风险环境交织催化的作用下,单一风险发生非线性演变,逐渐聚合为风险复合体,并最终呈现出多维度的特征。基于“两维四分”类型分析法,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可划分为“输入-显性”型、“输入-隐性”型、“内生-显性”型与“内生-隐性”型,四种风险类型各具鲜明特征及表现形式。面对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应从时间、空间与结构三大维度出发,初步构建风险识别机制、风险研判机制与风险处置机制后,进一步构建“时间—空间—结构”三维互嵌的风险协同防控机制,从而筑牢边疆安全稳定屏障,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9-08

学科:

国家安全学

提交日期

2025-10-14

引用参考

倪春乐; 樊虎. 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生成机理、类型表征与协同防控[J]. 统一战线学研究,2025(05):39-52.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生成机理、类型表征与协同防控
  • dc.contributor.author
  • 倪春乐; 樊虎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国家安全学院;四川警事科学研究院智慧警务与国家安全风险治理重点实验室;
  • dc.publisher
  • 统一战线学研究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5
  • dc.identifier.volume
  • 9
  • dc.identifier.page
  • 39-52
  • dc.date.issued
  • 2025-09-08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国家安全;;涉外安全;;边疆治理;;边疆民族地区;;风险;;协同防控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时刻面临着复杂多变的涉外安全风险。深度剖析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的生成机理、类型表征,有助于提出更精准的防控策略,不断完善涉外国家安全机制。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的生成过程,始于内、外源性风险因素的双向联动,在国际与国内风险环境交织催化的作用下,单一风险发生非线性演变,逐渐聚合为风险复合体,并最终呈现出多维度的特征。基于“两维四分”类型分析法,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可划分为“输入-显性”型、“输入-隐性”型、“内生-显性”型与“内生-隐性”型,四种风险类型各具鲜明特征及表现形式。面对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应从时间、空间与结构三大维度出发,初步构建风险识别机制、风险研判机制与风险处置机制后,进一步构建“时间—空间—结构”三维互嵌的风险协同防控机制,从而筑牢边疆安全稳定屏障,为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智慧警务与国家安全风险治理重点实验室项目“数字驱动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的机理及实践路径研究”(ZHKFZD2303);; 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边疆民族地区涉外安全风险协同防控机制研究”(2024-GMXD-018);; 重庆市法学会第四期法学研究重点课题“我国反分裂法律实施机制研究”(2023FX11)
  • dc.identifier.issn
  • 2096-3378
  • dc.identifier.if
  • 0.95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