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帮信罪与掩隐罪区分的疑难问题研究——以“两卡”案件为视角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石经海

归属院系:

法学院

作者:

石经海 ; 曹翊群

摘要:

如何妥当区分帮信罪与掩隐罪,是数字时代“两卡”案件刑事治理的疑难问题之一。实践中司法机关试图以两罪行为类型、参与时点、主观明知的差异作为区分标准,或者以竞合取代区分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效果均不理想。两罪之所以难以区分,直接原因是相关司法文件扩张解释及链条犯罪模式特性,使得几乎所有“两卡”案件同时具备帮信罪与掩隐罪的“行为”与“结果”要件;根本原因是司法机关以“结果时”为归责基点造成区分障碍。鉴于此,基于“行为时”展开归责是破解区分难题的妥当方法。在“行为时”的具体适用中,独立构罪框架内网络的公开性与洗钱的隐蔽性是实现两罪界分的重要抓手;共同犯罪框架下,可能存在想象竞合,应择一重罪处罚。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9-25

学科:

刑法学

收录:

CSSCI扩展版

提交日期

2025-09-26

引用参考

石经海; 曹翊群. 数字时代帮信罪与掩隐罪区分的疑难问题研究——以“两卡”案件为视角[J]. 中国海商法研究,2025(03):68-78.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数字时代帮信罪与掩隐罪区分的疑难问题研究——以“两卡”案件为视角
  • dc.contributor.author
  • 石经海; 曹翊群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 dc.publisher
  • 中国海商法研究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3
  • dc.identifier.page
  • 68-78
  • dc.date.issued
  • 2025-09-25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罪;;“两卡”案件;;“行为时”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如何妥当区分帮信罪与掩隐罪,是数字时代“两卡”案件刑事治理的疑难问题之一。实践中司法机关试图以两罪行为类型、参与时点、主观明知的差异作为区分标准,或者以竞合取代区分来解决上述问题,但效果均不理想。两罪之所以难以区分,直接原因是相关司法文件扩张解释及链条犯罪模式特性,使得几乎所有“两卡”案件同时具备帮信罪与掩隐罪的“行为”与“结果”要件;根本原因是司法机关以“结果时”为归责基点造成区分障碍。鉴于此,基于“行为时”展开归责是破解区分难题的妥当方法。在“行为时”的具体适用中,独立构罪框架内网络的公开性与洗钱的隐蔽性是实现两罪界分的重要抓手;共同犯罪框架下,可能存在想象竞合,应择一重罪处罚。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2023年度最高人民法院司法研究重大课题“‘两卡’案件所涉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司法适用与政策完善研究”(ZGFYZDKT202310-03);; 2023年度重庆市人民检察院理论研究一般课题“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的打击与治理研究”(CQJCY2023B02)
  • dc.identifier.CN
  • 21-1584/D
  • dc.identifier.issn
  • 1003-7659
  • dc.identifier.if
  • 1.437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