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个人信息侵权中风险性损害问题的反思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张建文

作者:

张建文

摘要:

在个人信息侵权中,风险性损害问题看起来是极具争议性的。法学理论极力呼吁修正传统的损害概念,以图容纳抽象的尚未发生的损害之风险。晚近的个人信息权益损害司法实践开始迈向损害的抽象化之路,直白而激进的裁判观点直接将风险评价为值得予以救济的损害。仔细研究相关的司法判决可以发现:司法实践并未全盘接纳理论争议所建言的内容,没有将为预防或降低损害之风险所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由此增加的当事人合理生活成本的内容接受为具有可诉性的损害,而是仅接受了由于个人信息泄露所产生的为不特定第三人获取的风险而导致的内心焦虑为精神损害。实质而言,风险性损害问题并不像其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是一个值得严肃争论的问题。侵权责任理论上的损害概念,具有足够的弹性和解释力以应对所谓的风险性损害,而在个人信息权益损害的救济问题上也不宜将法律上的损害过于泛化,直至与事实意义上的损害等同。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5-15

学科:

民商法学

提交日期

2025-09-12

引用参考

张建文. 对个人信息侵权中风险性损害问题的反思[J].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03):103-111.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对个人信息侵权中风险性损害问题的反思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张建文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 dc.publisher
  •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3
  • dc.identifier.volume
  • 47
  • dc.identifier.page
  • 103-111
  • dc.date.issued
  • 2025-05-15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个人信息权益侵权;风险性损害;风险损害化;损害抽象化;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在个人信息侵权中,风险性损害问题看起来是极具争议性的。法学理论极力呼吁修正传统的损害概念,以图容纳抽象的尚未发生的损害之风险。晚近的个人信息权益损害司法实践开始迈向损害的抽象化之路,直白而激进的裁判观点直接将风险评价为值得予以救济的损害。仔细研究相关的司法判决可以发现:司法实践并未全盘接纳理论争议所建言的内容,没有将为预防或降低损害之风险所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由此增加的当事人合理生活成本的内容接受为具有可诉性的损害,而是仅接受了由于个人信息泄露所产生的为不特定第三人获取的风险而导致的内心焦虑为精神损害。实质而言,风险性损害问题并不像其表面上看起来那样是一个值得严肃争论的问题。侵权责任理论上的损害概念,具有足够的弹性和解释力以应对所谓的风险性损害,而在个人信息权益损害的救济问题上也不宜将法律上的损害过于泛化,直至与事实意义上的损害等同。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数字经济时代个人信息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研究”(22BFX079)的研究成果;
  • dc.identifier.CN
  • 33-1347/C
  • dc.identifier.issn
  • 1674-2338
  • dc.identifier.if
  • 1.13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