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在科学证据评估模式中的角色探讨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张凌燕

归属院系:

刑事侦查学院

作者:

张凌燕 ;汪予佳

摘要:

人工智能辅助法庭科学证据评估将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应用于刑事审判领域的重大场景创新。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深奥的科学技术、复杂的案件情况、庞大的案件数量,传统科学证据评估模式陷入证据的不确定性、非中立性、知识壁垒以及有限审查等困境。人工智能具有持续性学习能力、程序逻辑和数字模型预设、跨学科知识整合以及复杂模式识别等一系列优势,为提高法庭对科学证据的审查效果创造了机会。但不可否认,人工智能科学证据评估模式的创设也将面临包括算法内在的变数、技术“黑箱”,以及裁判权力侵蚀等一系列挑战。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优势探讨其介入科学证据评估的两种作用路径,并根据其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初步构建人工智能介入科学证据评估的运行框架。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2-20

学科:

人工智能法学

提交日期

2025-09-09

引用参考

张凌燕;汪予佳. 人工智能在科学证据评估模式中的角色探讨[J].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2025(01):105-116.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人工智能在科学证据评估模式中的角色探讨
  • dc.contributor.author
  • 张凌燕;汪予佳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侦查学院
  • dc.publisher
  • 中国刑警学院学报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1
  • dc.identifier.page
  • 105-116
  • dc.date.issued
  • 2025-02-20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人工智能;证据评估;算法偏见;科学证据;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人工智能辅助法庭科学证据评估将成为未来人工智能应用于刑事审判领域的重大场景创新。面对海量的信息数据、深奥的科学技术、复杂的案件情况、庞大的案件数量,传统科学证据评估模式陷入证据的不确定性、非中立性、知识壁垒以及有限审查等困境。人工智能具有持续性学习能力、程序逻辑和数字模型预设、跨学科知识整合以及复杂模式识别等一系列优势,为提高法庭对科学证据的审查效果创造了机会。但不可否认,人工智能科学证据评估模式的创设也将面临包括算法内在的变数、技术“黑箱”,以及裁判权力侵蚀等一系列挑战。本文基于人工智能的优势探讨其介入科学证据评估的两种作用路径,并根据其所可能面临的风险,初步构建人工智能介入科学证据评估的运行框架。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2024年度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项目(编号:CSTB2024NSCQ-LZX0089);
  • dc.identifier.CN
  • 21-1310/N
  • dc.identifier.issn
  • 2095-7939
  • dc.identifier.if
  • 1.00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