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个人信息侵权的比例因果关系论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孙莹

作者:

孙莹 ;李舒欣

摘要:

面对多因一果、合因一果、多因多果等大规模个人信息侵权因果关系现状,“全有或全无”因果关系判断方式失灵、高度盖然性理论失衡,奠定比例因果关系适配基础。比例因果关系理论突破传统“全有或全无”因果关系理论的局限,注重因果关系存在的可能性大小,体现不同因果关系风险下对被告行为的差异化否定评价。通过吸纳动态系统论,比例因果关系理论在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层面以各要素相互联动而非简单加总为责任分配提供精细化依据,使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事件时序、影响程度、分布特征、逻辑契合四个分析维度,以及第三人介入因素、原告个体特质、信息处理者的自身过错程度等多元要素,均能在因果关系可能性的判定中得以具象化呈现。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6-28

学科:

民商法学

提交日期

2025-09-05

引用参考

孙莹;李舒欣. 大规模个人信息侵权的比例因果关系论[J]. 数字法治,2025(03):.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大规模个人信息侵权的比例因果关系论
  • dc.contributor.author
  • 孙莹;李舒欣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1.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2.西南政法大学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
  • dc.publisher
  • 数字法治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3
  • dc.date.issued
  • 2025-06-28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大规模侵害个人信息;比例因果关系;动态系统论;事实因果关系;法律因果关系;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面对多因一果、合因一果、多因多果等大规模个人信息侵权因果关系现状,“全有或全无”因果关系判断方式失灵、高度盖然性理论失衡,奠定比例因果关系适配基础。比例因果关系理论突破传统“全有或全无”因果关系理论的局限,注重因果关系存在的可能性大小,体现不同因果关系风险下对被告行为的差异化否定评价。通过吸纳动态系统论,比例因果关系理论在事实因果关系与法律因果关系层面以各要素相互联动而非简单加总为责任分配提供精细化依据,使个人信息侵权行为的事件时序、影响程度、分布特征、逻辑契合四个分析维度,以及第三人介入因素、原告个体特质、信息处理者的自身过错程度等多元要素,均能在因果关系可能性的判定中得以具象化呈现。
  • dc.identifier.CN
  • 10-1879/D
  • dc.identifier.issn
  • 2097-2393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