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

Study on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刘君凤

导师:

程文标;彭卫民

导师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学位:

硕士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习近平;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更加重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本论文聚焦于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问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为核心研究对象。文章按照“是什么—从哪里来—为什么—怎么做—有何特点和贡献”的逻辑顺序,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并结合相关讲话和著作,阐释了其核心内容、特征和实践方法。从形成背景看,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为理论渊源;以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阶段规律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历史逻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时代背景。从主要内容看,重要论述不仅阐释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也指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实现路径。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重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还需要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保障、以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为发展动力。就基本特征而言,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思想内容的科学性、价值指向的人民性、实践性的特征。就价值意蕴而言,重要论述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及世界意义三个角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对于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难题和世界经济增长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

参考文献:

(一)党的文献及经典著作[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5]《资本论》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6]《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7]《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8]《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毛泽东文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0]《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1]《邓小平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2]《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3]《胡锦涛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1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1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21]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22]习近平:《论人民当家作主》,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23]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24]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25]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26]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2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28]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2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24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页。[3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36]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3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3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3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40]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4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44]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全面从严治党职责与实践探索》专论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45]文件起草组:《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6]丛书编写组:《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0年版。[47]丛书编写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0年版。(二)研究著作[1]田应奎:《新时代经济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2]李海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年版。[4]鲁振详:《刘少奇百周年纪念——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5]田应奎:《新时代经济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6]李海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7]张占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8]张占斌:《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9]贾康:《高质量发展: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版。[10]厉以宁:《中国道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11]经济日报社:《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文集(2023)》,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12]林毅夫、贾康:《高质量发展,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版。[13]陈理:《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研究(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14]朱香敏:《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15][俄]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陈华山译,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二)期刊论文[1]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求是》,2023年第24期。[2]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红旗文稿》,2020年第16期。[3]习近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4]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0年第6期。[5]习近平:“正确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求是》,2022年第10期。[6]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求是》,2020年第21期。[7]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求是》,2022年第8期。[8]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求是》,2021年第2期。[9]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求是》,2022年第9期。[10]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求是》,2022年第7期。[11]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年第1期。[12]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1年第24期。[13]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求是》,2022年第13期。[14]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6期。[15]张宪昌:“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12期。[16]任保平:“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阐释新时代中国高质量的发展”,《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17]刘卫红:“习近平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当代价值”,《山西社会主义学院报》,2019年第4期。[18]宋洋,李先军:“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评价体系”,《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19]王春新:“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目标”,《金融博览》,2018年第5期。[20]苗勃然,周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改革与战略》,2021年第1期。[21]王永昌,尹江燕:“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及趋向”,《浙江学刊》,2019年第1期。[22]刘海霞:“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本质”,《现代管理科学》,2019年第11期。[23]黄娅娜,邓洲:“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24]洪银兴,刘伟,高培勇,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25]张占斌,王海燕:“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26]冯俏彬:“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特征与五大途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年第1期。[27]李志洋,朱启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统计与决策》,2022年第6期。[28]司聪,任保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与路径”,《经济问题》,2024年第1期。[29]张占斌,毕照卿:“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研究》,2022年第4期。[30]谢超:“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内涵与路径”,《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31]杨珊珊,崔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3年第7期。[32]王乾坤,张春华,侯冠宇:“速度与质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路径”,《经济论坛》,2023年第8期。[33]高培勇:“理解、把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8期。[34]迟爱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意义”,《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3第4期。[35]吴雨星,吴宏洛:“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及其中国实践——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渊源”,《当代经济管理》,2021年第11期。[36]吴帆:“习近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马克思经济质量思想的理论渊源探析”,《中国商论》,2022年第10期。[37]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第2期。[38]胡海峰:“开放、发展与深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互动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39]丁守海:“双循环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宁夏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40]邓子纲,贺培育:“论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的三个维度”,《湖湘论坛》,2019年第1期。[41]张雷声:“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学习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理论与改革》,2020年第5期。[42]王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估”,《华东经济管理》,2020年第6期。[43]王雪峰,曹昭乐:“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及要求”,《中国国情国力》,2020年第6期。[44]郭栋:“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路径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45]孙智君,陈敏:“习近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及其价值”,《上海经济研究》,2019年第10期。[46]刘丽,吴慈生,王林川:“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6期。[47]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管理世界(月刊)》,2019年第7期。[48]洪银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念和相应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兼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渊源”,《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8期。[49]赵剑波,史丹,邓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第11期。[50]廖军华:“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要义与实践路径”,《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51]姜英华:“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52]田秋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53]杨宜勇:“深化对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开放导报》,2019年第5期。[54]李碧莹,傅畅梅:“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治理现代化视角阐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9期。[55]薛念文,孙健:“近年来美国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肯定性评价越来越多”,《红旗文稿》,2017年第19期。[56]王琳,马艳:“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质量思想的演进脉络与转换逻辑”,《财经研究》,2021年第10期。[57]裴长洪,倪江飞:“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题”,《财贸经济》,2019年第12期。[58]王立胜:“论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伟大创新”,《东岳论丛》,2017年第2期。[59]封世蓝:“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第6期。[60]张宪昌,刘学侠:“习近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观的辩证思维”,《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61]李红珍:“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62]师博:“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63]韩喜平,王晓慧:“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1期。[64]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改革》,2023年第10期。[65]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第6期。[66]季成浩:“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67]Stiglitz E J .China: “Towards a new model of development,”China Economic Journal,2008,1(1):33-52。[68]Cao J ,Ge C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on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2021,16(8):1455-1464.[69]Robert Lawrence Kuhn:“WHAT HAS BROUGHT ABOUT CHINA'S DEVELOPMENT MIRACLE?”,China Report ASEAN,2021,6(07):36-40.(三)学位论文[1]王晓慧:《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2]高桂爱:《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博士论文。[3]胡炅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吉林大学,2021年博士论文.[4]徐善鑫:《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论文。[5]曾颜柠:《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闽南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四)报纸类[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2]习近平:“从人民中汲取磅礴力量”,《人民日报》,2020年5月29日。[3]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22年3月10日。[4]习近平:“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人民日报》,2021年4月28日。[5]习近平:“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人民日报》,2020年6月11日。[6]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6日。[7]习近平:“团结合作抗疫引领经济复苏”,《人民日报》,2021年7月17日。[8]习近平:“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人民日报》,2018年3月6日。[9]习近平:“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人民日报》,2021年3月26日。[10]习近平:“统一思想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人民日报》,2019年4月18日。[11]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0日。[12]习近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总部地区崛起新局面”,《人民日报》,2019年5月23日。[13]习近平:“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23日。[14]习近平:“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18年4月27日。[15]习近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人民日报》,2019年9月20日。[16]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7日。[17]习近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人民日报》,2023年2月2日。[18]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0日。[19]习近平:“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人民日报》,2022年9月7日。[20]习近平:“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人民日报》,2019年7月10日。[21]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22]习近平:“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日报》,2021年3月8日。[23]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新华日报》,2018年12月21日。[24]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20日。[2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6日。[2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2月2日。[27]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人民日报》,2024年6月1日。[28]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人民日报》,2023年9月10日。[29]习近平:“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人民日报》,2014年7月30日。[30]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2日。[31]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1日。[32]习近平:“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人民日报》,2024年6月12日。[33]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人民日报》,2016年7月9日。[3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进行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9月29日。[35]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36]习近平:“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日报》,2021年3月8日。[70]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71]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新华日报》,2018年12月21日。[72]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16日。[73]习近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4年2月2日。

提交日期

2025-07-01

引用参考

刘君凤. 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2025.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
  • dc.title
  • Study on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 dc.contributor.schoolno
  • 20220305001315
  • dc.contributor.author
  • 刘君凤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dc.contributor.degree
  • 硕士
  • dc.contributor.childdegree
  • 法学硕士学位
  • dc.contributor.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西南政法大学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contributor.direction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dc.contributor.advisor
  • 程文标,彭卫民
  • dc.contributor.advisorAffiliation
  •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习近平,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
  • dc.subject
  • Xi Jinp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people-centered approach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党的十八大以来,对经济发展的质量问题更加重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必须以新发展理念引领改革,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励约束机制。本论文聚焦于新时代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问题,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为核心研究对象。文章按照“是什么—从哪里来—为什么—怎么做—有何特点和贡献”的逻辑顺序,深入研究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理论渊源、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并结合相关讲话和著作,阐释了其核心内容、特征和实践方法。从形成背景看,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为理论渊源;以我国新时代经济发展阶段规律要求、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历史逻辑,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处于关键时期、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时代背景。从主要内容看,重要论述不仅阐释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也指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实现路径。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是立足于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展。因此就需要坚持党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重点发展新质生产力、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还需要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保障、以推进高水平自立自强为发展动力。就基本特征而言,重要论述旗帜鲜明地体现了思想内容的科学性、价值指向的人民性、实践性的特征。就价值意蕴而言,重要论述从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以及世界意义三个角度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对于破解我国经济发展难题和世界经济增长难题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指导。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greater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qualit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20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ointed out that to improve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lead reforms with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base ourselves o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deepen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improve the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mechanisms for promot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This thesis focuses on the issue of the development quality of China's economy in the new era, following the principle of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and taking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as the core research object. According to the logical sequence of "what it is, where it comes from, why it is, how to do it, and what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ributions are", the article conducts an in-depth study of the theoretical orig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 an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bining relevant speeches and works, it expounds its core cont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ractical method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rmation background, Xi Jinping's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take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deology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an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ncept of Sinicized Marxism as their theoretical origin; take the laws and requirement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stage in the new era and the changes in the principal social contradictions as the historical logic, and take the new era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ritical period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nd the unprecedented changes in the world in a century as the background of the times.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main content, the important expositions not only explain the scientific connotation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point out the internal requirements and realization paths of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new development stage, implementing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and building a new development patter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adhere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put the people at the center, focu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ew productive forces, and adhere to the overall national security concept.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aim at building a modern economic system, take deepening the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s the main line, take improving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ic system as the guarantee, and take promoting high-level self-reliance as the driving force for development.In terms of basic characteristics, the important expositions clearly reflec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the people-oriented nature of the value orientation, and the practicality. In terms of value implication, the important expositions have enriched the theoretical achievements of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from three aspects: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world significance, providing fundamental guidance for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world economic growth.
  • dc.date.issued
  • 2025-05-29
  • dc.date.oralDefense
  • 2025-05-24
  • dc.relation.citedreferences
  • (一)党的文献及经典著作[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5]《资本论》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6]《列宁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7]《列宁全集》第3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8]《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9]《毛泽东文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10]《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1]《邓小平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12]《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13]《胡锦涛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1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18]《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1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2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21]习近平:《论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22]习近平:《论人民当家作主》,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版。[23]习近平:《在学习〈胡锦涛文选〉报告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24]习近平:《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25]习近平:《习近平在联合国成立75周年系列高级别会议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26]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27]江泽民:《论科学技术》,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28]江泽民:《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版。[29]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一九四九年十月~一九六六年五月)》第24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3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3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3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33]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第317页。[35]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36]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37]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38]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39]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40]中共中央宣传部:《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年版。[4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3]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44]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新闻传播中心:《全面从严治党职责与实践探索》专论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45]文件起草组:《党的二十大报告辅导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46]丛书编写组:《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0年版。[47]丛书编写组:《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20年版。(二)研究著作[1]田应奎:《新时代经济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2]李海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年版。[4]鲁振详:《刘少奇百周年纪念——全国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论文集(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5]田应奎:《新时代经济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6]李海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战略》,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7]张占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问题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8]张占斌:《中国式现代化与高质量发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9]贾康:《高质量发展: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版。[10]厉以宁:《中国道路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北京:商务印书馆,2021年版。[11]经济日报社:《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文集(2023)》,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12]林毅夫、贾康:《高质量发展,迈上现代化新征程的中国》,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年版。[13]陈理:《习近平治国理政理论研究(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14]朱香敏:《新质生产力——理论与实践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年版。[15][俄]卡马耶夫:《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陈华山译,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二)期刊论文[1]习近平:“坚持人民至上”,《求是》,2023年第24期。[2]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红旗文稿》,2020年第16期。[3]习近平:“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求是》,2021年第20期。[4]习近平:“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0年第6期。[5]习近平:“正确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求是》,2022年第10期。[6]习近平:“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求是》,2020年第21期。[7]习近平:“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求是》,2022年第8期。[8]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求是》,2021年第2期。[9]习近平:“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求是》,2022年第9期。[10]习近平:“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求是》,2022年第7期。[11]习近平:“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埋头苦干、勇毅前行”,《求是》,2022年第1期。[12]习近平:“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求是》,2021年第24期。[13]习近平:“更好把握和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求是》,2022年第13期。[14]习近平:“不断开拓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求是》,2020年第16期。[15]张宪昌:“习近平关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12期。[16]任保平:“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经济学阐释新时代中国高质量的发展”,《天津社会科学》,2018年第2期。[17]刘卫红:“习近平经济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与当代价值”,《山西社会主义学院报》,2019年第4期。[18]宋洋,李先军:“新发展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与评价体系”,《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11期。[19]王春新:“中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目标”,《金融博览》,2018年第5期。[20]苗勃然,周文:“经济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改革与战略》,2021年第1期。[21]王永昌,尹江燕:“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及趋向”,《浙江学刊》,2019年第1期。[22]刘海霞:“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本质”,《现代管理科学》,2019年第11期。[23]黄娅娜,邓洲:“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现状、问题和对策”,《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9年第9期。[24]洪银兴,刘伟,高培勇,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笔谈”,《中国社会科学》,2018年第9期。[25]张占斌,王海燕:“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问题研究”,《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26]冯俏彬:“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五大特征与五大途径”,《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8年第1期。[27]李志洋,朱启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统计与决策》,2022年第6期。[28]司聪,任保平:“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重点与路径”,《经济问题》,2024年第1期。[29]张占斌,毕照卿:“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研究》,2022年第4期。[30]谢超:“新时代新征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背景、内涵与路径”,《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31]杨珊珊,崔媛:“‘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23年第7期。[32]王乾坤,张春华,侯冠宇:“速度与质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演进与现实路径”,《经济论坛》,2023年第8期。[33]高培勇:“理解、把握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8期。[34]迟爱萍:“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的发展历程与实践意义”,《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3第4期。[35]吴雨星,吴宏洛:“马克思经济发展质量思想及其中国实践——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渊源”,《当代经济管理》,2021年第11期。[36]吴帆:“习近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马克思经济质量思想的理论渊源探析”,《中国商论》,2022年第10期。[37]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宏观经济研究》,2019年第2期。[38]胡海峰:“开放、发展与深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互动研究”,《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2期。[39]丁守海:“双循环格局下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宁夏社会科学》,2021年第1期。[40]邓子纲,贺培育:“论习近平高质量发展观的三个维度”,《湖湘论坛》,2019年第1期。[41]张雷声:“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理论创新——学习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理论与改革》,2020年第5期。[42]王伟:“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度与评估”,《华东经济管理》,2020年第6期。[43]王雪峰,曹昭乐:“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及要求”,《中国国情国力》,2020年第6期。[44]郭栋:“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路径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20年第8期。[45]孙智君,陈敏:“习近平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思想及其价值”,《上海经济研究》,2019年第10期。[46]刘丽,吴慈生,王林川:“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年第6期。[47]张军扩,侯永志,刘培林等:“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和战略路径”,《管理世界(月刊)》,2019年第7期。[48]洪银兴:“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理念和相应的经济发展理论的演进——兼论高质量发展的理论渊源”,《经济学动态》,2019年第8期。[49]赵剑波,史丹,邓洲:“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研究”,《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年第11期。[50]廖军华:“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要义与实践路径”,《贵州社会科学》,2021年第6期。[51]姜英华:“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1期。[52]田秋生:“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要求”,《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53]杨宜勇:“深化对高质量发展重大意义的认识”,《开放导报》,2019年第5期。[54]李碧莹,傅畅梅:“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治理现代化视角阐释”,《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9期。[55]薛念文,孙健:“近年来美国学者对中国共产党的肯定性评价越来越多”,《红旗文稿》,2017年第19期。[56]王琳,马艳:“中国共产党百年经济发展质量思想的演进脉络与转换逻辑”,《财经研究》,2021年第10期。[57]裴长洪,倪江飞:“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主题”,《财贸经济》,2019年第12期。[58]王立胜:“论习近平经济思想理论体系的伟大创新”,《东岳论丛》,2017年第2期。[59]封世蓝:“关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经济研究参考》,2020年第6期。[60]张宪昌,刘学侠:“习近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观的辩证思维”,《山东社会科学》,2021年第9期。[61]李红珍:“习近平经济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新与发展”,《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62]师博:“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构建对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作用”,《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3期。[63]韩喜平,王晓慧:“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建构”,《治理现代化研究》,2019年第1期。[64]周文,许凌云:“论新质生产力:内涵特征与重要着力点”,《改革》,2023年第10期。[65]高帆:“新质生产力”的提出逻辑、多维内涵及时代意义”,《政治经济学评论》,2023第6期。[66]季成浩:“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质优’”,《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4年第5期。[67]Stiglitz E J .China: “Towards a new model of development,”China Economic Journal,2008,1(1):33-52。[68]Cao J ,Ge C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on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Growth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of China,”A Comparative Study,2021,16(8):1455-1464.[69]Robert Lawrence Kuhn:“WHAT HAS BROUGHT ABOUT CHINA'S DEVELOPMENT MIRACLE?”,China Report ASEAN,2021,6(07):36-40.(三)学位论文[1]王晓慧:《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2]高桂爱:《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曲阜师范大学,2021年博士论文。[3]胡炅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研究》,吉林大学,2021年博士论文.[4]徐善鑫:《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广西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论文。[5]曾颜柠:《习近平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重要论述研究》,闽南师范大学,2022年硕士论文。(四)报纸类[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2]习近平:“从人民中汲取磅礴力量”,《人民日报》,2020年5月29日。[3]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人民日报》,2022年3月10日。[4]习近平:“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凝心聚力担当实干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人民日报》,2021年4月28日。[5]习近平:“习近平在宁夏考察时强调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人民日报》,2020年6月11日。[6]习近平:“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6日。[7]习近平:“团结合作抗疫引领经济复苏”,《人民日报》,2021年7月17日。[8]习近平:“习近平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人民日报》,2018年3月6日。[9]习近平:“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展现更大作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人民日报》,2021年3月26日。[10]习近平:“统一思想一鼓作气顽强作战越战越勇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人民日报》,2019年4月18日。[11]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0日。[12]习近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总部地区崛起新局面”,《人民日报》,2019年5月23日。[13]习近平:“习近平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23日。[14]习近平:“加强改革创新战略统筹规划引导以长江经济带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18年4月27日。[15]习近平:“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人民日报》,2019年9月20日。[16]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22年12月17日。[17]习近平:“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发展的安全性主动权”,《人民日报》,2023年2月2日。[18]习近平:“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和规律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0日。[19]习近平:“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新型举国体制全面加强资源节约工作”,《人民日报》,2022年9月7日。[20]习近平:“全面提高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质量建设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人民日报》,2019年7月10日。[21]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22]习近平:“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日报》,2021年3月8日。[23]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新华日报》,2018年12月21日。[24]习近平:“在基层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9月20日。[2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6日。[26]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2月2日。[27]习近平:“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人民日报》,2024年6月1日。[28]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强调:牢牢把握东北的重要使命奋力谱写东北全面振兴新篇章”,《人民日报》,2023年9月10日。[29]习近平:“中共中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人民日报》,2014年7月30日。[30]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15年12月22日。[31]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人民日报》,2021年12月11日。[32]习近平:“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开放环境”,《人民日报》,2024年6月12日。[33]习近平:“习近平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座谈会”,《人民日报》,2016年7月9日。[3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当代世界马克思主义思潮及其影响进行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人民日报》,2017年9月29日。[35]习近平:“立足我国国情和我国发展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2015年11月25日。[36]习近平:“习近平在参加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坚定不移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人民日报》,2021年3月8日。[70]习近平:“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人民日报》,2014年4月16日。[71]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新华日报》,2018年12月21日。[72]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六次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9月16日。[73]习近平:“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人民日报》,2024年2月2日。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