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投喂”的著作权侵权行为规制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常烨

作者:

常烨

摘要: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大模型训练中的数据“投喂”引发了内容创作者对自身作品被违法使用的担忧,生成式人工智能面对指控往往诉诸合理使用条款进行抗辩。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使得对于“投喂”未获许可作品行为的规制面临事实查明、归责、惩戒等多重困境。对于这种涉及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链的著作权侵权治理而言,必然对新制度有所诉求。因此,应当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尚在自我探索的这一发展阶段,明确这种著作权侵权的法律适用,从侵权责任认定与举证责任分配、技术性授权的行业自律规范、“机器遗忘”强制性规范等多个维度,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输入端对数据“投喂”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规制框架。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3-12

学科:

民商法学

收录: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CSSCI

提交日期

2025-03-13

引用参考

常烨.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投喂”的著作权侵权行为规制[J].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2025(02):31-41.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生成式人工智能数据“投喂”的著作权侵权行为规制
  • dc.contributor.author
  • 常烨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市场交易法律制度研究基地
  • dc.publisher
  • 科技与法律(中英文)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2
  • dc.identifier.page
  • 31-41
  • dc.date.issued
  • 2025-03-12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生成式人工智能;训练数据“投喂”;著作权;侵权;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大模型训练中的数据“投喂”引发了内容创作者对自身作品被违法使用的担忧,生成式人工智能面对指控往往诉诸合理使用条款进行抗辩。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技术特性,使得对于“投喂”未获许可作品行为的规制面临事实查明、归责、惩戒等多重困境。对于这种涉及新技术、新要素、新产业链的著作权侵权治理而言,必然对新制度有所诉求。因此,应当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尚在自我探索的这一发展阶段,明确这种著作权侵权的法律适用,从侵权责任认定与举证责任分配、技术性授权的行业自律规范、“机器遗忘”强制性规范等多个维度,构建生成式人工智能输入端对数据“投喂”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规制框架。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中国法学会课题“营商环境法治化与商事法律制度现代化”(CLS(2022)D24)
  • dc.identifier.CN
  • 10-1731/N
  • dc.identifier.issn
  • 2096-9783
  • dc.identifier.if
  • 1.545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