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义视角下困境企业预重整制度的构建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钟颖

作者:

钟颖

摘要:

通过对68份预重整相关司法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现有预重整实践存在功能定位模糊,甚至反噬正式重整制度原有功能的问题,可能背离困境企业预重整制度的初衷。本质上,预重整是在反思庭外重组和正式重整程序基础上衍生的第三种困境企业拯救程序,其功能优势在于及时启动重整程序、缩短重整程序的时间、降低重整程序的成本、提升重整成功率等方面。为此,应从功能主义视角审视困境企业预重整制度的构造,进一步理顺预重整与庭外重组、正式重整程序的关系。具体而言,应选择“当事人主导型”的庭外协商模式,构建以预重整方案的效力转化为中心的庭内重整制度框架,并明确预重整辅助机构的选任与衔接规则,从而最大限度发挥预重整制度拯救困境企业的功能。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5-02-15

学科:

经济法学

提交日期

2025-03-11

引用参考

钟颖. 功能主义视角下困境企业预重整制度的构建[J].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5(01):74-87.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功能主义视角下困境企业预重整制度的构建
  • dc.contributor.author
  • 钟颖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
  • dc.publisher
  •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 dc.identifier.year
  • 2025
  • dc.identifier.issue
  • 01
  • dc.identifier.volume
  • 27
  • dc.identifier.page
  • 74-87
  • dc.date.issued
  • 2025-02-15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困境企业;破产法;预重整制度;重整程序;庭外重组;预重整方案;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通过对68份预重整相关司法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现有预重整实践存在功能定位模糊,甚至反噬正式重整制度原有功能的问题,可能背离困境企业预重整制度的初衷。本质上,预重整是在反思庭外重组和正式重整程序基础上衍生的第三种困境企业拯救程序,其功能优势在于及时启动重整程序、缩短重整程序的时间、降低重整程序的成本、提升重整成功率等方面。为此,应从功能主义视角审视困境企业预重整制度的构造,进一步理顺预重整与庭外重组、正式重整程序的关系。具体而言,应选择“当事人主导型”的庭外协商模式,构建以预重整方案的效力转化为中心的庭内重整制度框架,并明确预重整辅助机构的选任与衔接规则,从而最大限度发挥预重整制度拯救困境企业的功能。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困境企业预重整制度研究”(2022NDQN22); 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我国地方财政重整制度研究”(23SKGH037); 西南政法大学校级课题“对标世行‘办理破产’的破产法治优化研究”(2020XZYB-04);
  • dc.identifier.CN
  • 50-1024/C
  • dc.identifier.issn
  • 1008-4355
  • dc.identifier.if
  • 1.329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