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研究

A Study on the System of CPC Supervision Regulation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作者:

符成彦

导师:

邓斌;周祖成

导师单位:

马克思主义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学位:

博士

语种:

中文

关键词:

自我革命;依规治党;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思路举措

摘要:

内容摘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党的建设,截至2023年6月,全党现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共3802部,在促进依规治党的同时,通过党内法规建构了党内监督的制度体系。其中,《中国共产党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规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党的组织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纪律,明确要求从严管党治党,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章程》为党内监督提供了非常明确的价值指引,对党内监督的总体目标、制度框架、制度组成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是党内监督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了党内监督的目的、主要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类型、监督形式、党内监督体系等,全面建构了党内监督的制度框架,是党内监督的统领制度。《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等,根据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从相关方面建立详细规定规则,保证各项监督能够具有充分的操作性,是党内监督的支撑制度。由根本制度、统领制度、支撑制度三个部分构成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具有层次结构清晰、功能分工合理、相互衔接协调的制度体系特征。本研究以党内法规建构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为依托,根据全面依法治国、从严依规治党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党内监督法规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党内监督法规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和阶段性特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的结构特色、运行机理和制度效用,并结合实际对其中存在的需要进一步突破制度体系化难点堵点,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协同联动与衔接贯通和各方力量资源统筹协调,以及需要重点解决制度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践创新不足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从加强制度的体系性、融贯性、协调性,充分发挥制度合力强化制度效用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革发展进路。文章正文部分约20万字,除绪论及结语外,共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聚焦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展开探索。从概念厘定、要素构成、价值指向三个方面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进行理论解构;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内监督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党内监督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等进行梳理凝练,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进行理论溯源;从有效分析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广义监督和狭义监督、自上而下监督和自下而上监督辩证统一关系,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几对关系进行准确把握。第二章聚焦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历史嬗变及经验总结的梳理。从时间维度,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进行归纳梳理,将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大致分为奠基初创时期(1921—1949年)、探索前进时期(1949—1978年)、改革发展时期(1978—2012年)以及全面推进时期(2012年至今)。在此基础上尝试总结凝练出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由单项制定向体系建设转变、由强调人的作用向注重法规的作用转变、由威慑导向向预防导向转变、由事后问责向过程监控转变的历史呈向,从中总结出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坚持紧抓“关键少数”与引领“绝大多数”相结合、坚持科学立规与严格执规相结合、坚持内容建设与形式规范相结合,以期在历史镜鉴中为新时代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指明前路,为破解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实践困境提供历史经验和时代智慧。第三章聚焦立规、执规、守规、督规四个方面,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个统领制度,从应然和实然两个视角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运行的现状进行深入实际考察。需要说明的是,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运行的现状,指向的不是静态的制度体系,而是动态的规范运行及其效能,从中折射出制度体系的结构性和协调性问题。在凝练总结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的运行路径和深入阐释其独特效能的基础上,强化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现实困境的考察与分析,指出当前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立规的结构体系不完善、执规的实施效果不明显、守规的思想教育不深刻、督规的资源供给不充分等问题,并从中梳理出影响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有效运行的主要因素,如制度体系建构、执规本领能力、守规意识、督规机制等,为破解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中梗阻问题、明晰完善路径提供有益思考。第四章聚焦探索健全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健全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科学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明晰目标驱动。探析党内监督法规制度的主体、标准、方式和保障等四个维度明确新时代党内监督法规制度的体系构造。推动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完善需织密制度之网与赋能增效、紧盯关键少数与重点领域、厘清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以期从具体化、精准化和常态化探索其运行机制以指明实践进路。探索健全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其最终目的是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治制”保障,确保党的自我革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的“治党”水平,进而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治国”效果。第五章聚焦探索推动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的思路举措。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把握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在优化方向路径方面,需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及处理好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相互贯通的关系。在提高建设质量方面,需解决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内外协调衔接,健全制度规范体系、完善配套法规制定和强化法规备案审查,遵循各位阶有序展开、各领域有效统筹、各环节有机衔接的基本原则,以实现立规系统化、执规协同化、督规机制化。在提升执行效能方面,进一步健全执规责任机制、强化执行效果评估、加强纪法衔接贯通。在健全保障机制方面,以组织协调机制为核心、运行优化机制为基础、文化涵养机制为关键,构建起系统完善、科学规范、协作联动的保障机制以回应现实困境,指明方向路径,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坚强的制度体系保障和学术智慧支持。关键词:自我革命;依规治党;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文献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6.《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7.《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毛泽东文集》,第7-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5.《胡锦涛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0.《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21.《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22.《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5.《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 26.《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 27.《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年版。 28.《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9.《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 3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 3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 3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3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3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3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40.《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1.《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96-2000)》,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2.《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01-2007)》,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43.《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07-2012)》,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44.《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文献通典:1921-2008》,第1-6卷,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版。 45.《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4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8.《苏共决议汇编》,第2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49.《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5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51.《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5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5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5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4年版。 5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57.《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从一大到十八大)》,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 58.《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59.《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60.《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61.《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2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62.《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3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3.《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4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64.《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5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二)报纸文章类 65.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人民日报》,2023年2月1日,第1版。 66.习近平:“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0日,第1版。 6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 68.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月9日,第2版。 69.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第2版。 70.王岐山:“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14年1月28日,第1版。 71.左翰嫡:“进一步有效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年8月15日,第1版。 72.孙灿:“推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年2月27日,第1版。 73.张清俐,张晓凯:“党内法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18日,第2版。 74.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人民日报》,2021年8月4日,第1版。 75.董德兵,刘靖北:“以有力有效监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7月9日,第5版。 76.蔡志强:“以完善制度推进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学习时报》,2020年5月1日,第1版。 77.“中办印发《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人民日报》,2020年3月14日,第1版。 78.“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精准发力提升监督质效”,《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12月19日,第7版。 79.薛鹏:“把监督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11月7日,第2版。 80.宋功德:“全方位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人民日报》,2018年9月27日,第7版。 (三)著作类 81.刘杰:《党风廉政建设 新时代、新挑战、新使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 82.甄占民等:《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83.尹业香:《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84.刘焕明:《肃纪正风筑防线 建立健全“惩戒防范保障”三维反腐机制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年版。 85.宋功德,张文显:《党内法规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86.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实践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87.刘须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年版。 88.刘晋彤,苏雨荷,罗佳译:《拉丁美洲主要国家政党法规和党内法规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89.吴建雄,廖永安:《监察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年版。 90.刘玮,韩东辉,周濂:《西方政治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年版。 91.马怀德主编:《监察法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92.王勇主编:《党内法规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年版。 93.《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内法规学习汇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版。 94.宋功德:《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7)》,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 95.姜明安:《监察工作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96.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97.吕世伦,叶传星:《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98.柯华庆,杨明宇:《党规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8年版。 99.公丕祥:《当代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100.冯玉军:《中国法治的道路与特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101.姜明安:《行政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02.殷啸虎:《宪法学:原理与运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 103.李斌雄:《扎紧制度的笼子》,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年版。 104.祝捷,伍华军:《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关键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105.黄相怀等:《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06.王振民,施新州:《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07.殷啸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08.李忠:《党内法规建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109.宋功德:《党规之治》,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110.包刚升:《政治学通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11.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12.公丕祥,龚廷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第3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13.陈国权:《权力监督制约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1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1-2卷,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115.黄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16.周叶中:《宪法政治: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117.张文显:《法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8.赵宬斐:《政党政治与政治现代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19.张建明:《党内监督机制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120.李景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121.冯秋婷:《党内监督和党员自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122.付子堂:《现代法治精神与中国法律制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123.尤光付:《中外监督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24.付子堂:《法之理在法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5.张联瑜:《腐败思想文化探源及治理对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6.周叶中:《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视野——基于宪法思维方式的一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7.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8.卓越:《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9.丰子义,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0.章剑生:《行政监督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1.卜晓业:《党的建设 80 年理论与实践》,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2.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3.付子堂:《法律意识形态的演进》,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134.付子堂:《法律功能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5.刘春:《权力的陷阱与制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36.张文显:《政治与法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的理论思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7.陈哲夫:《监察与监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8.刘明波:《外国监察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9.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0.钟海让:《法律监督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141.宫杰,于贤成,李熙:《新时期的党内监督》,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142.蔡定剑:《国家监督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 143.雒树刚:《党内监督》,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四)论文类 144.张文显:“中华法系的独特性及其三维构造”,《东方法学》,2024年第1期。 145.刘长秋:“论党内法规学的学科定位及其构建”,《求实》,2024年第1期。 146.王建芹,张钦:“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村干部‘微腐败’行为治理:成效与路径”,《治理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1期。 147.刘红凛:“新时代依规治党的战略定位与价值归依”,《思想理论战线》,2024年第1期。 148.苏升,温泽彬:“论党内法规的宪法渊源功能”,《党内法规研究》,2024年第1期。 149.赵坤,李茜:“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2期。 150.郑敏:“基于类型学视角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研究”,《理论导刊》,2024年第1期。 151.杜悦嘉:“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系统路径”,《理论探索》,2024年第1期。 152.付子堂,伍科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人权价值及其世界意义”,《中国法治》,2023年第5期。 153.刘长秋:“依规治党思维的三维面向及其准确把握”,《探索》,2023年第6期。 154.刘长秋:“论党内法规的特征——兼论党内法规调整作为一种制度调整的优势”,《观察与思考》,2023年第8期。 155.刘长秋,张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依规治党的逻辑起点、作用与要求”,《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2期。 156.王建芹:“充分发挥依规治党政治保障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第10期。 157.王建芹:“党的纪律与党内法规关系论纲”,《理论学刊》,2023年第5期。 158.伊士国,郑海琨:“论党内法规执行效果评估结果的运用”,《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12期。 159.庄德水:“党内法规评估结果运用的政治规范和保障机制”,《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6期。 160.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发展”,《当代法学》,2023年第5期。 161.周叶中,邵帅:“论党内法规学科的体系化构建”,《法学论坛》,2023年第5期。 162.周叶中,刘文健:“论党内民主法规制度的完善”,《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3期。 163.周叶中:“论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制度成就”,《政法论丛》,2023年第1期。 164.周叶中,闫纪钢:“论依规治党的政治优势”,《求是学刊》,2023年第1期。 165.王伟国:“党内法规在‘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的作用论略”,《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 166.王伟国:“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规治党理论及其原创性贡献”,《法学研究》,2023年第3期。 167.王伟国:“理想与现实: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之路”,《党内法规研究》,2023年第1期。 168.姜明安:“推进依规治党的关键环节与保障措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 169.欧爱民,何静:“组织处理类型化的立规回应与四维逻辑阐释”,《法学论坛》,2023年第5期。 170.欧爱民,何静:“论党内法规责任的类型化建构”,《理论探索》,2023年第2期。 171.曹鑫,李斌雄:“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逻辑理路、成就及经验”,《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172.李斌雄,路蕊萌:“迈向新征程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政策”,《廉政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 173.张国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哲学界域与实践向度”,《学术界》,2023年第1期。 174.秦前红,刘怡达:“论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宪法基础”,《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175.颜晓峰:“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0期。 176.王伟光:“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史文汇》,2022年第2期。 177.祝灵君:“党的自我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0期。 178.梁君思:“自我革命:百年中国发展的政党逻辑”,《人文杂志》,2022年第12期。 179.姜明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关系的理论阐释”,《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1期。 180.段磊:“作为独立规范类型的党内法规:党内法规性质的再探讨”,《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2期。 181.刘红凛,王贺宇:“以党内监督保障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探索》,2022年第3期。 182.段光鹏:“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策略探讨”,《新疆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183.高建明,陈晔:“社会民主主义未来的范式之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年第1期。 184.刘红凛:“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政治逻辑与基本理路”,《治理研究》,2022年第6期。 185.强梅梅:“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的实证分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 186.尹传政,戴苗玉:“党内规范性文件向国家法律转化的学理建构”,《理论探讨》,2022年第5期。 187.郭玥:“规范有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结构”,《探索》,2022年第5期。 188.张海涛:“党内法规调整对象的范围界定”,《理论导刊》,2022年第9期。 189.陈景彪:“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新贡献”,《科学社会主义》,2022年第4期。 190.何伦坤:“软法治理视角下党内法规的实施困境及其突破”,《理论导刊》,2022年第8期。 191.宋世明:“论中国式治理现代化个性”,《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 192.王平:“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193.魏艳:“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实践路径——基于二元执行主体有效联动的分析”,《探索》,2022年第4期。 194.庄德水:“党内法规监督规定的结构性分析及其提升路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4期。 195.吴涛,李冲:“党内法规配套立规优化路径研究”,《党政研究》,2022年第4期。 196.赵娜:“论党内法规体系的多维复合型结构”,《理论探索》,2022年第4期。 197.黄耀霞,刘成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和实现途径”,《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 198.佘湘:“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8期。 199.卜永光:“中西方国家治理逻辑的分析与比较——兼论西方国家治理困境的成因与镜鉴”,国外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 200.柯华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新论”,《学习论坛》,2022年第3期。 201.宋功德:“党规之治的自信与理性”,《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1期。 202.宋功德:“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中国司法》,2022年第2期。 203.付子堂:“中国共产党创造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叙事”,《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 204.王立峰:“论党内法规的内在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205.周叶中:“坚持依规治党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红旗文稿》,2022年第8期。 206.陈敦坤:“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的制度逻辑——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207.周叶中:“党内法规体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纪检监察》,2022第24期。 208.邓斌,伍茜:“新时代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有机衔接机制建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209.邓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全面现代化的关键和根本”,《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2期。 210.周祖成:“多维度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当代党员》,2022年第15期。 211.刘红凛,王贺宇:“以党内监督保障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探索》,2022年第3期。 212.赵淑梅,周明宽:“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历程、成就与经验”,《求索》,2022年第2期。 213.黄烜予:“永葆自我革命精神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红旗文稿》,2022年第6期。 214.殷啸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年第2期。 215.陈松友,王雷:“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三维考察”,《理论学刊》,2021年第6期。 216.刘长秋:“论党内法规对党内关系的调整”,《探索》,2021年第6期。 217.王宇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宝贵经验与启示”,《中国纪检监察》,2021年第19期。 218.叶海波:“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法治基因及其百年历史演进”,《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219.戴焰军:“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各类监督”,《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第8期。 220.李景平,曹阳:“党内监督百年实践:历史嬗变与行动趋向——基于国家治理视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221.张杨,宋雄伟:“政治学实验的简化与推广:一种理论检验型准实验的概念设计”,《党政研究》,2021年第3期。 222.钱颖超,钟连发:“国外百年政党面临的主要挑战、经验教训及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年第5期。 223.王士龙:“三重视域下党的纪律建设规律性探索”,《理论探索》,2022年第1期。 224.姜辉:“百年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225.唐皇凤,梁新芳:“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226.颜杰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9期。 227.常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建设重要论述的四维阐读”,《毛泽东研究》,2021年第4期。 228.赵谦,余月:“位阶与主体: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规范内涵论”,《党内法规理论研究》,2021年第1期。 229.陈松友,王雷:“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内法规建设路径研究”,《廉政文化研究》,2021年第4期。 230.刘红凛:“百年党内法规建设:发展图景与基本启示”,《人民论坛》,2021年第36期。 231.张文显:“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5期。 232.韩春晖:“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研究”,《中国法学》,2021年第4期。 233.宋功德:“党内法规的百年演进与治理之道”,《中国法学》,2021年第5期。 234.王立峰:“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的百年实践与法治经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5期。 235.付子堂,张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与实践要义”,《法学》,2021年第6期。 236.张文显:“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5期。 237.张甲哲:“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创新发展与内在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3期。 238.王立峰:“忠诚、法治与民主:论党内法规的基本价值”,《东岳论丛》,2021年第6期。 239.刘须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经验、规律与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11期。 240.李景平,曹阳:“党内监督的演变史及其现实启示——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探索为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 241.谢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话语体系建构”,《理论学刊》,2020年第1期。 242.赵娜,马金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结构配置研究——以层次、领域、载体为维度”,《理论导刊》,2020年第10期。 243.熊辉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运用法治方式治理权力的经验及其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2期。 244.柯华庆,杨明宇:“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理论基础”,《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 245.石伟:“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与逻辑判定”,《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1期。 246.姜辉:“在推进‘两个伟大革命’中践行党的执政使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年第6期。 247.陈赵阳:“勇于自我革命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12期。 248.郝铁川:“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中若干重大关系问题之我见”,《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249.管素叶,陈志刚:“反腐败辩证法论析”,《理论探索》,2020年第2期。 250.宋功德,张文显:“党内法规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年第6期。 251.柯华庆:“党内法规体系构建的几个理论问题”,《人民论坛》,2020年第16期。 252.施新州:“党内法规执行体系及其建设规律探析”,《观察与思考》,2020年第9期。 253.范进学:“论中国特色法学思维体系的基本范式”,《法学》,2020年第1期。 254.刘长秋:“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探索》,2020年第5期。 255.王立峰,李洪川:“复合型党内法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256.曾钰诚:“中国共产党党内立规制度嬗变:特征与逻辑——基于三个制定条例的规范考察”,《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2期。 257.付子堂:“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发展脉络、核心要义和时代意义”,《中国法学》,2019年第6期。 258.陈金龙:“新时代制度治党的科学指南”,《理论学刊》,2019年第1期。 259.王若磊:“党内法规制度实践兴起的政治逻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3期。 260.李福林:“党内法规评估标准体系化探究”,《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261.赵娜:“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演变的历史考察——基于不同党内法规选编(汇编)版本的分析”,《理论探索》,2019年第1期。 262.曾钰诚:“新时代党内法规建设:目标、问题与路径”,《中州学刊》,2019年第11期。 263.马树颜,臧秀玲:“中国共产党与越南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9期。 264.张学龙:“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党内巡视巡察联动研究”,《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6期。 265.赵慧礼,童春红:“新中国成立以来执政党纪律建设的经验教训”,《理论导刊》,2019年第11期。 266.魏昌东:“监督职能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第一职能: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兼论中国特色监察监督系统的规范性创建”,《法学论坛》,2019年第1期。 267.齐卫平:“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8期。 268.潘春玲:“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创新发展的依据、路径及成效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269.刘长秋,史聪:“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纪检监察机关构建的经验与启示”,《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6期。 270.刘长秋:“党内法规概念的历史考察兼——对新时代依规治党必要性的思考”,《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9年第1期。 271.倪春纳:“论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第3期。 272.李景平,曹阳:“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内监督体系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启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273.施新州:“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概念、类型与制度成长”,《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274.李斌雄,廖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实施探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10期。 275.郭春镇,曾钰诚:“党内法规中的法理思维”,《理论探索》,2019年第1期。 276.张洪松:“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四川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277.郑善文,高祖林:“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思考”,《党建研究》,2019年第4期。 278.蒙慧:“论党内法规横向分类的政治逻辑与体系结构——基于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的视角”,《探索》,2019年第3期。 279.彭正德:“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历史考察”,《湖湘论坛》,2019年第3期。 280.邓斌,高建民:“加强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2期。 281.李国梁:“论党内法规制定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探索》,2019年第1期。 282.李小中,王明生:“党内巡视制度的三大政治功能”,《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第4期。 283.任建明,洪宇:“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素、结构与发展”,《廉政学研究》,2018年第1期。 284.侯嘉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的实现机制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1期。 285.张文广:“新加坡法治反腐的有益做法及其启示”,《前进》,2018第5期。 286.殷啸虎:“如何以协商式监督体现政协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287.王伟国:“国家治理体系视角下党内法规研究的基础概念辨析”,《中国法学》,2018年第2期。 288.吴建雄,王友武:“监察与司法衔接的价值基础、核心要素与规则构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289.施新州:“介于法与政治之间:党内法规研究的基本进路”,《法治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5期。 290.李斌雄:“试论加快形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湖湘论坛》,2018年第3期。 291.潘高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同的几个基本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 292.张晓燕:“论党内法规制定主体制度的规范化”,《湖湘论坛》,2018年第3期。 293.欧爱民:“党内法规的双重特性”,《湖湘论坛》,2018年第3期。 294.王建芹,农云贵:“新时代依规治党的法理逻辑与路径”,《求实》,2018年第2期。 295.徐雅芬:“习近平新时代党内监督思想内涵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296.欧爱民,李丹:“党内法规法定概念之评述与重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297.刘峰铭:“党内法规制定中的党员参与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18年第1期。 298.石佑启,李杰:“论提高党内法规的执行力”,《学术研究》,2018年第5期。 299.韩强:“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条例建设的进程与经验”,《理论探索》,2018年第1期。 300.吕品:“党内法规体系构建的若干问题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 301.苏绍龙:“论党内法规的制定主体”,《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302.颜佳华,唐志远:“党内监督文化生成:思想基础、实践依据和具体路径”,《科学社会主义》,2018年第1期。 303.屠凯:“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主要部门及其设置标准”,《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1期。 304.陈东辉:“列宁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学习论坛》,2018年第4期。 305.张凤华,王晓埂:“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306.任恒:“论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的革新之道”,《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 307.张晋藩:“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中国法学》,2018年第2期。 308.郑海英:“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内法规建设路径研究”,《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年第1期。 309.周叶中,邓书琴:“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价值取向——以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为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4期。 310.钟敏:“党内监督和舆论监督何以有机结合”,《人民论坛》,2018年第3期。 311.袁海晗:“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红旗文稿》,2017年第18期。 312.王建芹:“法治视野下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3期。 313.金成波:“完善以‘1+4’为基本框架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第8期。 314.王耀海:“党内法规的制度定位——马克思主义法学探索之四”,《东方法学》,2017年第4期。 315.陈柳裕:“党内法规:内涵、外延及与法律之关系”,《浙江学刊》,2017年第1期。 316.刘长秋:“论党内法规的概念与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0期。 317.李晓彬:“古共领导人新老交替以来加强党自身建设的举措及启示”,《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年第11期。 318.米广弘:“政党监督:西方经验做法与本土有益启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319.陈可:“党内法规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上)”,《理论学习》,2017年第7期。 320.陈柏峰:“党内法规的功用和定位”,《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321.姜明安:“论党内法规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2期。 322.沈国明:“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规治党的关系”,《东方法学》,2017年第4期。 323.陆宇峰:“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理和要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1期。 324.李忠:“构建依规治党法规制度体系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325.李会勋:“党内法规的价值维度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326.汪仕凯:“先锋队政党的治理逻辑: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透视”,《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1期。 327.张艳霞,范军:“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员队伍建设全过程——中国共产党从严建设党员队伍的经验和启示”,《理论探讨》,2017年第2期。 328.胡文木:“论党内法规对权力的规制”,《浙江学刊》,2017年第6期。 329.文丰安:“论党内监督工作的历史经验、问题呈现及发展策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330.肖光文,蔡春燕:“关于党内监督制度科学化的若干思考”,《理论导刊》,2017年第11期。 331.周永坤:“‘德法并举’析评——基于概念史的知识社会学视角”,《法学》,2017年第9期。 332.侯嘉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价值导向:从功能主义到规范主义的嬗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4期。 333.周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化的思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334.刘长秋:“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研究”,《探索》,2017年第6期。 335.尹韵公:“坚持和推进党内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党的文献》,2017年第3期。 336.蒋德海:“构建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良性互动的政治生态”,《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2期。 337.黄家茂,王海军:“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制度治党的基本路径探析”,《湖湘论坛》,2016年第2期。 338.杜鹏:“媒体报道中的新闻侵权与法律规制研究”,《法学杂志》,2016年第2期。 339.屠凯:“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共处中的两个问题”,《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3期。 340.马兆明,王常柱:“法治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尺度——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探析”,《东岳论丛》,2016年第8期。 341.蔡文华:“论依规治党的内涵、目标及其实践路径”,《探索》,2016年第4期。 342.叶笃初:“中国共产党何以自我超越——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与价值追求”,《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3期。 343.刘先春,王小鹏:“论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探索》,2016年第3期。 344.辛向阳:“深刻认识和把握四个‘三大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6期。 345.蔡志强:“大力推进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理论探索》,2016年第6期。 346.肖泳冰:“以责任为本位全面推进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5期。 347.秦前红:“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衔接”,《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10期。 348.秦前红,苏绍龙:“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和协调的基准与路径——兼论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1期。 349.许耀桐:“党内监督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350.鞠成伟:“论依规治党的观念前提与制度方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4期。 351.杨德山:“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 352.李锡炎:“正确把握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一致性和结合点”,《党政研究》,2016年第6期。 353.马怀德:“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354.王若磊:“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355.晓轩:“从党章发展看党内监督的演进”,《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7期。 356.李小珊:“执政党党内监督理论创新”,《科学社会主义》,2016年第6期。 357.付子堂,朱林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构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3期。 358.付子堂:“法治体系内的党内法规探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第3期。 359.施新州:“国外政党党内法规的特征与借鉴”,《学习论坛》,2015年第5期。 360.张书林:“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目标任务与耦合生态”,《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11期。 361.丁清晔,文洪朝:“试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党内监督机制有效运转的路径选择”,《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362.杨天宗:“处理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求是》,2015年第11期。 363.储建国,栾欣超:“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治理——基于政党自律的分析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364.张亚茹,赵宇辉:“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探微——以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衔接为视角”,《理论导刊》,2015年第10期。 365.杨云成,张希贤:“构建党内法规体系的三项任务”,《理论探索》,2015年第1期。 366.田飞龙:“法治国家进程中的政党法制”,《法学论坛》,2015年第3期。 367.金成波,张源:“试论党内法规体系的完善”,《科学社会主义》,2015年第6期。 368.何克祥:“刍论依规治党”,《理论导刊》,2015年第11期。 369.周淑真:“依法治国、依宪执政、依规治党三者关系及内在逻辑”,《理论视野》,2015年第1期。 370.严海波,王成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化”,《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371.徐雅芬,樊东光:“当前党内监督问题及对策分析”,《人民论坛》,2015年第11期。 372.周淑真:“依法治国、依宪执政、依规治党三者关系及内在逻辑”,《理论视野》,2015年第1期。 373.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检察官》,2014年第23期。 374.操申斌:“国外政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启示”,《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375.陈家喜,黄卫平:“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党纪监督的做法及其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1期。 376.马立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规规章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探讨”,《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2期。 377.韩强:“论提高党内法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求实》,2014年第7期。 378.赵璐:“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问题的思考”,《学习论坛》,2013年第7期。 379.王振民:“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380.郑方辉,廖鹏洲:“政府绩效管理:目标、定位与顶层设计”,《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 381.陈金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82.王翠芳:“前苏共党内监督的变异及历史教训”,《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383.姜明安:“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性质与作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84.林永清:“近代英、美代议制的历史变迁——‘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教学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5期。 385.阎照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职能强化”,《历史教学》,2012年第3期。 386.冉敏等:“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法制化立法宗旨和立法原则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387.蒯正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3期。 388.操申斌:“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若干限制因素分析”,《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389.刘红凛:“政党法律规范:内涵、形式与价值偏好”,《江淮论坛》,2011年第1期。 390.周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思考”,《法学论坛》,2011年第4期。 391.张德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建设的历程与主要经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392.王翠芳:“中共党内监督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393.陈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问题研究综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6期。 394.郑宪:“国外政党监督运行机制剖析及对我国民主监督的启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95.李景治:“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调适”,《学术界》,2010年第1期。 396.占红沣,李蕾:“初论构建中国的民主、法治指数”,《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397.顾阳,唐晓清:“完善党内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理论导刊》,2010年第4期。 398.赵铁锁,肖光文:“建国以来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长白学刊》,2009年第4期。 399.李文彬:“道德自律是法治秩序的最高实现形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400.于红:“论改革开放30年来党内监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401.姚尚建:“全球治理中的责任政党——兼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责任”,《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402.李军鹏:“当代西方责任政府理论研究述评”,《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8年第1期。 403.丁俊萍,廖义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构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04.朱钦胜:“论中央苏区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及启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405.王海军:“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长白学刊》,2007年第6期。 406.唐锐,王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军军事行政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之考察”,《军事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407.吴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路向浅析”,《探索》,2007年第3期。 408.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409.潘泽林:“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及其体系建构问题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10.王平生:“执政信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理论视角”,《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3期。 411.袁曙宏,韩春晖:“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发展规律研究”,《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412.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13.沈丽英:“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思想与现实运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414.宋健:“关于党内立法与国家立法相协调的思考”,《中国监察》,2005年第14期。 415.虞云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创造性回答”,《党建》,2004年第1期。 416.周铮:“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初探”,《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417.周直:“转变思维方式 推进民族复兴”,《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418.孟凡强,吴君:“论马克思恩格斯党内制度监督思想”,《理论学刊》,2002年第2期。 419.杜渺:“走出党内监督体系面临的困境——学习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实事求是》,1994年第6期。 (五)学位论文类 420.赵萌歌:“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23年。 421.刘俊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23年。 422.赵子超:“党内法规中的程序性条款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23年。 423.董庆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22年。 424.夏媛:“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22年。 425.雷浩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22年。 426.元晓晓:“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21年。 427.王长江:“中国共产党权力监督思想的历史考察(1921-2021)”,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21年。 428.王珈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21年。 429.王国龙:“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历史经验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20年。 430.王萌:“中国共产党党内惩戒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20年。 431.宋家本:“党内法规执行过程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9年。 432.杜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制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8年。 433.陈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二、外文参考文献 434.Bailer, Stefanie, “To use the whip or not: Whether and when party group leaders use disciplinary measures to achieve voting unit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39.2 (2018), 163-177. 435.Biezen, Ingrid van, and Thomas Poguntke, “The decline of membership-based politics,” Party Politics, 20.2 (2014), 205-216. 436.Bishop, Jonathan, and Mark Beech, “Embodying Trust in the Electoral System: The Role of Delegated Transferable Voting for Increasing Voter Choice and Representation of Small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Digital 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olitics (IJEP), 7.2 (2016), 37-50. 437.Bühren, Christoph, “Staff Rotation as an Anti-Corruption Policy in China and in Germany,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Jahrbücher Für Nationalökonomie Und Statistik,240.1 (2020), 1-18. 438.Demarest, Boris, “The Ideal (of) Democracy: multitude and multiplicity in Spinoza’s Political Ontology,” Re-thinking Europe, Books Series 1.1 (2011), 64-73. 439.Gauja, Anika, “Policy transfer, contagion effects and intra-party reform,” Policy Studies, 37.5 (2016), 471-485. 440.Guo, Dingping, “Xi’s Leadership and Party-centred Governance in China,”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4 (2020), 439-456. 441.Ji, Chengyuan, and Junyan Jiang, “Enlightened One-Party Rule?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and the Mass Public,”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73.3 (2020), 651-666. 442.Katsourides, Yiannos, “Book Review: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Challenges of Intra-Party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13.1 (2015), 111. 443.Loxton, James Ivor, “Authoritarian inheritance and conservative party-building in Latin America,”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2014. 444.Nanu, Ilie Dan, “The Romanian political system–consequ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arty system,” Sibiu Alma Mater University Journals, 3.1 (2014), 31-39. 445.Rahat, Gideon, and Assaf Shapira, “An Intra-Party Democracy Index: Theory, Design and A Demonstration,” Parliamentary Affairs, 70.1 (2017), 84-110. Wolkenstein, Fabio, “A Deliberative Model of Intra‐Party Democracy,”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24.3 (2016), 297-320. 446.Wolkenstein, Fabio, “A Deliberative Model of Intra‐Party Democracy,”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24.3 (2016), 297-320.

学科:

法学理论

提交日期

2024-06-14

引用参考

符成彦.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研究[D]. 西南政法大学,2024.

  • dc.title
  •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研究
  • dc.title
  • A Study on the System of CPC Supervision Regulation
  • dc.contributor.schoolno
  • B2019030101013
  • dc.contributor.author
  • 符成彦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dc.contributor.degree
  • 博士
  • dc.contributor.childdegree
  • 法学博士
  • dc.contributor.degreeConferringInstitution
  • 西南政法大学
  • dc.identifier.year
  • 2024
  • dc.contributor.direction
  • 马克思主义法律理论及党内法规建设
  • dc.contributor.advisor
  • 邓斌,周祖成
  • dc.contributor.advisorAffiliation
  • 马克思主义学院,行政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自我革命;依规治党;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思路举措
  • dc.subject
  • self-reform;rule-based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institutional system;strategies and measures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内容摘要全面从严治党,强化党内监督,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的重要保障。为了加强党的建设,截至2023年6月,全党现行有效的党内法规共3802部,在促进依规治党的同时,通过党内法规建构了党内监督的制度体系。其中,《中国共产党章程》集中体现了党的性质和宗旨,规定了党的基本路线、党的思想路线、党的组织路线、党的群众路线、民主集中制原则和党的纪律,明确要求从严管党治党,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党的领导机关和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不断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毫无疑问,《中国共产党章程》为党内监督提供了非常明确的价值指引,对党内监督的总体目标、制度框架、制度组成作出了原则性规定,是党内监督的根本制度。《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了党内监督的目的、主要内容、监督对象、监督类型、监督形式、党内监督体系等,全面建构了党内监督的制度框架,是党内监督的统领制度。《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组织处理规定(试行)》等,根据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从相关方面建立详细规定规则,保证各项监督能够具有充分的操作性,是党内监督的支撑制度。由根本制度、统领制度、支撑制度三个部分构成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具有层次结构清晰、功能分工合理、相互衔接协调的制度体系特征。本研究以党内法规建构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为依托,根据全面依法治国、从严依规治党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内在要求,分析了党内监督法规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党内监督法规制度发展的历史逻辑和阶段性特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的结构特色、运行机理和制度效用,并结合实际对其中存在的需要进一步突破制度体系化难点堵点,需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协同联动与衔接贯通和各方力量资源统筹协调,以及需要重点解决制度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实践创新不足等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从加强制度的体系性、融贯性、协调性,充分发挥制度合力强化制度效用的角度提出相应的改革发展进路。文章正文部分约20万字,除绪论及结语外,共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聚焦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依据展开探索。从概念厘定、要素构成、价值指向三个方面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进行理论解构;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党内监督思想、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关于党内监督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依规治党的重要论述等进行梳理凝练,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进行理论溯源;从有效分析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广义监督和狭义监督、自上而下监督和自下而上监督辩证统一关系,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几对关系进行准确把握。第二章聚焦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历史嬗变及经验总结的梳理。从时间维度,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历史发展的基本轨迹进行归纳梳理,将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大致分为奠基初创时期(1921—1949年)、探索前进时期(1949—1978年)、改革发展时期(1978—2012年)以及全面推进时期(2012年至今)。在此基础上尝试总结凝练出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由单项制定向体系建设转变、由强调人的作用向注重法规的作用转变、由威慑导向向预防导向转变、由事后问责向过程监控转变的历史呈向,从中总结出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历史经验,即坚持党内监督与外部监督相结合、坚持紧抓“关键少数”与引领“绝大多数”相结合、坚持科学立规与严格执规相结合、坚持内容建设与形式规范相结合,以期在历史镜鉴中为新时代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指明前路,为破解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实践困境提供历史经验和时代智慧。第三章聚焦立规、执规、守规、督规四个方面,紧紧围绕《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这个统领制度,从应然和实然两个视角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运行的现状进行深入实际考察。需要说明的是,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运行的现状,指向的不是静态的制度体系,而是动态的规范运行及其效能,从中折射出制度体系的结构性和协调性问题。在凝练总结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的运行路径和深入阐释其独特效能的基础上,强化对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现实困境的考察与分析,指出当前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立规的结构体系不完善、执规的实施效果不明显、守规的思想教育不深刻、督规的资源供给不充分等问题,并从中梳理出影响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有效运行的主要因素,如制度体系建构、执规本领能力、守规意识、督规机制等,为破解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中梗阻问题、明晰完善路径提供有益思考。第四章聚焦探索健全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健全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实现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科学化,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明晰目标驱动。探析党内监督法规制度的主体、标准、方式和保障等四个维度明确新时代党内监督法规制度的体系构造。推动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完善需织密制度之网与赋能增效、紧盯关键少数与重点领域、厘清主体责任与监督责任,以期从具体化、精准化和常态化探索其运行机制以指明实践进路。探索健全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的基本原则,其最终目的是增强党的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的“治制”保障,确保党的自我革命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行稳致远的“治党”水平,进而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治国”效果。第五章聚焦探索推动完善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的思路举措。坚持党的指导思想,把握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在优化方向路径方面,需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坚持依规治党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及处理好建章立制和落地见效相互贯通的关系。在提高建设质量方面,需解决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内外协调衔接,健全制度规范体系、完善配套法规制定和强化法规备案审查,遵循各位阶有序展开、各领域有效统筹、各环节有机衔接的基本原则,以实现立规系统化、执规协同化、督规机制化。在提升执行效能方面,进一步健全执规责任机制、强化执行效果评估、加强纪法衔接贯通。在健全保障机制方面,以组织协调机制为核心、运行优化机制为基础、文化涵养机制为关键,构建起系统完善、科学规范、协作联动的保障机制以回应现实困境,指明方向路径,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提供坚强的制度体系保障和学术智慧支持。关键词:自我革命;依规治党;党内监督法规;制度体系;对策建议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AbstractTo ensur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PC) maintains its leadership core in advancing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t is imperative to exercise full and stringent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strengthen intra-Party oversight, and remain dedicated to self-reform. Strengthening the Party’s capacity for self-purification, improvement and reform is essential to maintain its purity and advanced nature. As of June 2023, there are a total of 3,802 effective intra-Party regulations in force throughout the Party. While ensuring self-governance in accordance with regulation, the Party has established a rule-based governance and intra-Party oversight system. Significantly,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elucidates the Party’s nature and objectives. It delineates the Party’s basic ideological, organization and mass line, while emphasizing democratic centralism and Party’s discipline. Moreover, the Party is tasked with fully assuming principal and oversight responsibilities for the its self-oversight and governance, strengthening oversight of leading Party organs and of Party members in leadership positions, particularly those holding principal leadership roles, and continually improving the internal oversight system. Undoubtedly,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onstitutes the fundamental framework and provides clear guidance for intra-Party oversight, enshrining principled provisions on overall objectives,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components of intra-Party oversight. In accordance with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Regula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Internal Oversight clearly specified the purpose, main contents, subjects, types, forms, and system of intra-Party oversight, thereby establishing a comprehensiv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and serving as the primary institution for oversight. Guided by full and stringent self-governance and efforts to improve Party conduct and combat corruption, a series of regulations and principles have been introduced to ensure and support effective oversight. These include the Regula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Discipline Inspection, Regula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Disciplinary Action, Regula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Accountability and Regula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Organizational Punishment. These fundamental, leading, and supporting regulations constitutes the intra-Party oversight system, characterized by clear hierarchy, suitable functional division and coherent coordination.Based on the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system,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basic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intra-Party oversight. It also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and phased characteristics of its development, in line with the overarching principles of law-based governance, full and stringent self-governance, the pursuit of purity and advanced nature, and the enhancement of the Party’s governing capacity. Furthermore, the study explores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perational mechanisms, and institutional efficacy of intra-Party oversight. It combines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to further analyze the need to overcome institutional bottlenecks and challenges in systematizing the regulatory system. The study emphasizes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coordination and integration among various forces and resources, as well as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 Additionally, it delves into the requirement for an in-depth analysis of issues such as institutional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 and the lack of innovation in practi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rengthening the systemic, integrative, and coordinated nature of institutions, and fully leveraging institutional synergy to enhance efficacy, this study proposes corresponding approaches to reform and development.The main body of this study is approximately 200,000 words. Ex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and conclusion, it comprises of five chapters.Chapter One serves as the basic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system. It begins by theoretically deconstruc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tra-Party oversight system from three aspects: conceptual definition, constituent elements, and value orientation. It reviews and condenses thoughts on intra-Party oversight from classic Marxist writers, including Comrade Mao Zedong, Comrade Jiang Zemin, Comrade Deng Xiaoping and Comrade Hu Jintao, important discourses by former leader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This chapter traces the theoretical origin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intra-Party oversight and accurately grasps the dialectical unity of several pairs of relationships, including the effective analysis of intra-Party oversight and non-party oversight, broad oversight and narrow oversight, and top-down oversight and bottom-up oversight.Chapter Two examin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experiences of the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system. It provides a chronological summary of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this system, dividing it into four stages: the initial stage (1921-1949), the exploratory stage (1949-1978), the stage of reform and development (1978-2012), and the stage of overall promotion (2012-). This study aims to outline the historical trend of the system’s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formulation of individual regulations to the comprehensive system construction, from emphasizing the role of individuals to the importance of regulations, from a focus on deterrence to prevention, and from post-facto accountability to process monitoring. Furthermore, it distills the historical experience of the system construction, advocating for the integration of intra-Party and non-party oversight, leveraging the critical role of leading officials as the “critical minority” alongside the people as the “largest majority”, promoting a balance between scientific regulation and strict adherence to regulations, and emphasizing both substantive content construction and formal norms. By drawing insights from these practices,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guidance for constructing an effective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 leveraging historical lessons, and contemporary wisdom to address the practical challenges in system construction.Chapter Three delves into four key aspects: regulation creation, enforcement, adherence, and oversight. Centering around the Regulat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on Internal Oversight, this study conducts an in-depth examination of the current operational status of the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system, considering both normative standards and actual practices. It’s crucial to note th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refers not to a static system but to the dynamic execution of norms and their effectiveness of institutional system, highlighting structural and coordination issues within the system. Drawing from an analysis of the system’s operational trajectory and a nuanced interpretation of its efficacy, this study enhances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practical challenges in constructing the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system. It identifies deficiencies in the current system, such as an imperfect regulatory framework, ineffective enforcement, superficial ideological education on compliance, and inadequate resources allocation for oversight. Additionally, it examines key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ystem’s effectiveness, including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enforcement capacity, compliance awareness, and the supervisory mechanism. This study aims to offer valuable insights for overcoming obstacles and refining the path toward constructing a robust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system.Chapter Four elaborates on the fundamental principles for the enhancing the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system. Enhancements to this system contribute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the maintaining of its purity and advanced nature, the scientific system of the Party’s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intra-Party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the maintenance of the Party’s advanced and pure nature. It clarifies the goal-oriented nature of this system across macro, medium and micro levels. This study analyzes the core components, standard, modes and safeguards of the system, outlining the structural framework of the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system in the new era. To advance system improvement, it advocates for strengthening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enhancing effectiveness through empowerment, prioritizing key areas and the “critical minority”, and defin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supervisory duties. Through concretization, precision, and normalization, this study aims to elucidate the operational mechanisms of the system, indicating a practical path forward. Ultimately, the overarching objective of refining the system’s fundamental guidelines is to bolster the Party’s governing capacity for self-purification, improvement and reform, ensuring its purity, advancement, adherence to the right course of self-reform, and then improve its governance over country and promot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hapter Five outlines the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aimed at promoting the enhancement of the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system from various perspectives. To optimize the direction and approach, it is essential to integrate ideological party building with institutional party governance, aligned and committed to the unity of rule-based governance within the Party and law-based governance externally, while also coordinating the establishment of regulations with their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Regarding improv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efforts should focus on implementing 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s within the system, enhancing coordination between intra-Party and non-party regulations and oversight systems, refining the formulation of supporting regulations, and strengthening the filing and review processes. Guided by the principles of orderly development across all levels, effective coordination in all fields, and organic integration at all stages, the goal is to achieve regulation systematization, coordinated enforcement and institutionalized oversight. To enhance implementation efficiency, there is a need to further refine the mechanism for enforcing regulations, bolster evaluations of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and integrate the discipline and law more effectively. In terms of improving guarantee mechanisms, it is conducive to put the organizational coordination mechanism at the core and the cultural nurturing mechanism as a pivot, based on the operational optimization mechanism. Establishing a systematic, scientific, standardized, and collaborative guarantee mechanism is crucial for addressing practical challenges and providing guidance, and offering institutional support and intellectual expertise for facilitate comprehensive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and promote Party self-reform.Key words: self-reform; rule-based governance over the Party; intra-Party oversight regulation; institutional system; strategies and measures
  • dc.date.issued
  • 2024-06-07
  • dc.date.oralDefense
  • 2024-05-18
  • dc.relation.citedreferences
  • 参考文献 一、中文参考文献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党的文献类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版。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6.《列宁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7.《列宁全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8.《列宁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9.《列宁专题文集·论无产阶级政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10.《毛泽东选集》,第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11.《毛泽东文集》,第7-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12.《邓小平文选》,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江泽民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14.《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 15.《胡锦涛文选》,第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年版。 1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年版。 20.《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年版。 21.《习近平关于严明党的纪律和规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22.《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3.《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25.《习近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论述摘编》,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15年版。 26.《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 27.《习近平关于全面依法治国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5 年版。 28.《陈云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29.《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 30.《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1.《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2.《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3.《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 34.《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年版。 3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年版。 36.《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37.《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 3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 39.《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40.《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78-1996)》,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 41.《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1996-2000)》,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42.《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01-2007)》,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版。 43.《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选编(2007-2012)》,北京:法律出版社,2014年版。 44.《中国共产党反腐倡廉文献通典:1921-2008》,第1-6卷,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09年版。 45.《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6.《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47.《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48.《苏共决议汇编》,第2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49.《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4年版。 50.《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51.《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5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53.《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54.《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1994年版。 55.《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56.《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4册,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9年版 57.《中国共产党章程编介(从一大到十八大)》,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版。 58.《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59.《中国共产党章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60.《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61.《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1-2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 62.《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3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63.《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4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64.《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和中央全会决议汇编》,第5分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 (二)报纸文章类 65.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人民日报》,2023年2月1日,第1版。 66.习近平:“谱写新时代中国宪法实践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年12月20日,第1版。 6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2版。 68.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1月9日,第2版。 69.习近平:“关于《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说明”,《人民日报》,2016年11月3日,第2版。 70.王岐山:“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人民日报》,2014年1月28日,第1版。 71.左翰嫡:“进一步有效推动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年8月15日,第1版。 72.孙灿:“推动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年2月27日,第1版。 73.张清俐,张晓凯:“党内法规建设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1月18日,第2版。 74.中共中央办公厅法规局:“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人民日报》,2021年8月4日,第1版。 75.董德兵,刘靖北:“以有力有效监督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纪检监察报》,2020年7月9日,第5版。 76.蔡志强:“以完善制度推进党内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统一”,《学习时报》,2020年5月1日,第1版。 77.“中办印发《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人民日报》,2020年3月14日,第1版。 78.“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第一监督检查室精准发力提升监督质效”,《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12月19日,第7版。 79.薛鹏:“把监督纳入国家治理体系,健全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年11月7日,第2版。 80.宋功德:“全方位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人民日报》,2018年9月27日,第7版。 (三)著作类 81.刘杰:《党风廉政建设 新时代、新挑战、新使命》,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22年版。 82.甄占民等:《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83.尹业香:《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版。 84.刘焕明:《肃纪正风筑防线 建立健全“惩戒防范保障”三维反腐机制研究》,北京:学习出版社,2021年版。 85.宋功德,张文显:《党内法规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 86.付子堂:《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中国实践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 87.刘须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20年版。 88.刘晋彤,苏雨荷,罗佳译:《拉丁美洲主要国家政党法规和党内法规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89.吴建雄,廖永安:《监察法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 年版。 90.刘玮,韩东辉,周濂:《西方政治哲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9 年版。 91.马怀德主编:《监察法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 92.王勇主编:《党内法规教程》,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9年版。 93.《中国共产党中央党内法规学习汇编》,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9年版。 94.宋功德:《中国法治实施报告(2017)》,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8年版。 95.姜明安:《监察工作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96.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发展道路》,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8年版。 97.吕世伦,叶传星:《马克思恩格斯法律思想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版。 98.柯华庆,杨明宇:《党规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2018年版。 99.公丕祥:《当代中国的法治现代化》,北京:法律出版社,2017年版。 100.冯玉军:《中国法治的道路与特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101.姜明安:《行政法》,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 102.殷啸虎:《宪法学:原理与运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 103.李斌雄:《扎紧制度的笼子》,武汉:武汉出版社,2017年版。 104.祝捷,伍华军:《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关键词》,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105.黄相怀等:《不忘初心: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永葆朝气》,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06.王振民,施新州:《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107.殷啸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通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108.李忠:《党内法规建设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 109.宋功德:《党规之治》,北京:法律出版社,2015年版。 110.包刚升:《政治学通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111.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112.公丕祥,龚廷泰:《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通史》,第3卷,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113.陈国权:《权力监督制约论》,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11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第1-2卷,许明龙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115.黄宇:《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史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 116.周叶中:《宪法政治:中国政治发展的必由之路》,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12年版。 117.张文显:《法理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118.赵宬斐:《政党政治与政治现代性》,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0年版。 119.张建明:《党内监督机制研究》,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120.李景田:《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制问题研究》,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4年版。 121.冯秋婷:《党内监督和党员自律》,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版。 122.付子堂:《现代法治精神与中国法律制度》,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版。 123.尤光付:《中外监督制度比较》,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124.付子堂:《法之理在法外》,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125.张联瑜:《腐败思想文化探源及治理对策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126.周叶中:《党的作风建设的新视野——基于宪法思维方式的一种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7.王长江:《现代政党执政规律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8.卓越:《地方人大监督机制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29.丰子义,杨学功:《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130.章剑生:《行政监督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31.卜晓业:《党的建设 80 年理论与实践》,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2.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133.付子堂:《法律意识形态的演进》,重庆:重庆出版社,2000年版。 134.付子堂:《法律功能论》,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135.刘春:《权力的陷阱与制约》,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8年版。 136.张文显:《政治与法治——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与法制建设的理论思考》,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7.陈哲夫:《监察与监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138.刘明波:《外国监察制度》,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39.阎照祥:《英国政党政治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140.钟海让:《法律监督论》,北京:法律出版社,1993年版。 141.宫杰,于贤成,李熙:《新时期的党内监督》,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2年版。 142.蔡定剑:《国家监督制度》,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版。 143.雒树刚:《党内监督》,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89年版。 (四)论文类 144.张文显:“中华法系的独特性及其三维构造”,《东方法学》,2024年第1期。 145.刘长秋:“论党内法规学的学科定位及其构建”,《求实》,2024年第1期。 146.王建芹,张钦:“监察体制改革背景下村干部‘微腐败’行为治理:成效与路径”,《治理现代化研究》,2024年第1期。 147.刘红凛:“新时代依规治党的战略定位与价值归依”,《思想理论战线》,2024年第1期。 148.苏升,温泽彬:“论党内法规的宪法渊源功能”,《党内法规研究》,2024年第1期。 149.赵坤,李茜:“新时代完善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4年第2期。 150.郑敏:“基于类型学视角的党内法规体系完善研究”,《理论导刊》,2024年第1期。 151.杜悦嘉:“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系统路径”,《理论探索》,2024年第1期。 152.付子堂,伍科霖:“中国式法治现代化的人权价值及其世界意义”,《中国法治》,2023年第5期。 153.刘长秋:“依规治党思维的三维面向及其准确把握”,《探索》,2023年第6期。 154.刘长秋:“论党内法规的特征——兼论党内法规调整作为一种制度调整的优势”,《观察与思考》,2023年第8期。 155.刘长秋,张准:“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依规治党的逻辑起点、作用与要求”,《治理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2期。 156.王建芹:“充分发挥依规治党政治保障作用”,《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3年第10期。 157.王建芹:“党的纪律与党内法规关系论纲”,《理论学刊》,2023年第5期。 158.伊士国,郑海琨:“论党内法规执行效果评估结果的运用”,《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12期。 159.庄德水:“党内法规评估结果运用的政治规范和保障机制”,《理论与改革》,2023年第6期。 160.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创新发展”,《当代法学》,2023年第5期。 161.周叶中,邵帅:“论党内法规学科的体系化构建”,《法学论坛》,2023年第5期。 162.周叶中,刘文健:“论党内民主法规制度的完善”,《学习与实践》,2023年第3期。 163.周叶中:“论中国共产党以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制度成就”,《政法论丛》,2023年第1期。 164.周叶中,闫纪钢:“论依规治党的政治优势”,《求是学刊》,2023年第1期。 165.王伟国:“党内法规在‘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的作用论略”,《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3年第6期。 166.王伟国:“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规治党理论及其原创性贡献”,《法学研究》,2023年第3期。 167.王伟国:“理想与现实:党内法规学学科建设之路”,《党内法规研究》,2023年第1期。 168.姜明安:“推进依规治党的关键环节与保障措施”,《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3年第1期。 169.欧爱民,何静:“组织处理类型化的立规回应与四维逻辑阐释”,《法学论坛》,2023年第5期。 170.欧爱民,何静:“论党内法规责任的类型化建构”,《理论探索》,2023年第2期。 171.曹鑫,李斌雄:“新时代反腐败斗争的逻辑理路、成就及经验”,《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 172.李斌雄,路蕊萌:“迈向新征程坚决打赢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政策”,《廉政文化研究》,2023年第2期。 173.张国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哲学界域与实践向度”,《学术界》,2023年第1期。 174.秦前红,刘怡达:“论中国共产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宪法基础”,《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175.颜晓峰:“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0期。 176.王伟光:“勇于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党史文汇》,2022年第2期。 177.祝灵君:“党的自我革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10期。 178.梁君思:“自我革命:百年中国发展的政党逻辑”,《人文杂志》,2022年第12期。 179.姜明安:“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与依法执政、依法治国、依规治党关系的理论阐释”,《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1期。 180.段磊:“作为独立规范类型的党内法规:党内法规性质的再探讨”,《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2期。 181.刘红凛,王贺宇:“以党内监督保障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探索》,2022年第3期。 182.段光鹏:“新时代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策略探讨”,《新疆社会科学》,2022年第6期。 183.高建明,陈晔:“社会民主主义未来的范式之争”,《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2年第1期。 184.刘红凛:“健全全面从严治党体系的政治逻辑与基本理路”,《治理研究》,2022年第6期。 185.强梅梅:“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关系的实证分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5期。 186.尹传政,戴苗玉:“党内规范性文件向国家法律转化的学理建构”,《理论探讨》,2022年第5期。 187.郭玥:“规范有序: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内在逻辑结构”,《探索》,2022年第5期。 188.张海涛:“党内法规调整对象的范围界定”,《理论导刊》,2022年第9期。 189.陈景彪:“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的新贡献”,《科学社会主义》,2022年第4期。 190.何伦坤:“软法治理视角下党内法规的实施困境及其突破”,《理论导刊》,2022年第8期。 191.宋世明:“论中国式治理现代化个性”,《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4期。 192.王平:“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纪律建设发展历程和基本经验”,《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 193.魏艳:“国家法律和党内法规相辅相成的实践路径——基于二元执行主体有效联动的分析”,《探索》,2022年第4期。 194.庄德水:“党内法规监督规定的结构性分析及其提升路径”,《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2年第4期。 195.吴涛,李冲:“党内法规配套立规优化路径研究”,《党政研究》,2022年第4期。 196.赵娜:“论党内法规体系的多维复合型结构”,《理论探索》,2022年第4期。 197.黄耀霞,刘成荫:“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理想信念的时代内涵、价值意蕴和实现途径”,《思想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 198.佘湘:“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年第8期。 199.卜永光:“中西方国家治理逻辑的分析与比较——兼论西方国家治理困境的成因与镜鉴”,国外社会科学,2022年第1期。 200.柯华庆:“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体系新论”,《学习论坛》,2022年第3期。 201.宋功德:“党规之治的自信与理性”,《党内法规研究》,2022年第1期。 202.宋功德:“正确处理政治与法治的关系”,《中国司法》,2022年第2期。 203.付子堂:“中国共产党创造法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叙事”,《中国社会科学》,2022年第12期。 204.王立峰:“论党内法规的内在基础”,《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22年第2期。 205.周叶中:“坚持依规治党 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红旗文稿》,2022年第8期。 206.陈敦坤:“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的制度逻辑——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范式”,《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 207.周叶中:“党内法规体系在世界上独一无二”,《中国纪检监察》,2022第24期。 208.邓斌,伍茜:“新时代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有机衔接机制建构”,《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22年第4期。 209.邓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全面现代化的关键和根本”,《中国高等教育》,2022年第12期。 210.周祖成:“多维度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当代党员》,2022年第15期。 211.刘红凛,王贺宇:“以党内监督保障党的自我革命”,《理论探索》,2022年第3期。 212.赵淑梅,周明宽:“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历程、成就与经验”,《求索》,2022年第2期。 213.黄烜予:“永葆自我革命精神 深化全面从严治党”,《红旗文稿》,2022年第6期。 214.殷啸虎:“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时代意义”,《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1年第2期。 215.陈松友,王雷:“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三维考察”,《理论学刊》,2021年第6期。 216.刘长秋:“论党内法规对党内关系的调整”,《探索》,2021年第6期。 217.王宇凡:“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宝贵经验与启示”,《中国纪检监察》,2021年第19期。 218.叶海波:“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法治基因及其百年历史演进”,《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219.戴焰军:“以党内监督为主导贯通各类监督”,《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1年第8期。 220.李景平,曹阳:“党内监督百年实践:历史嬗变与行动趋向——基于国家治理视角”,《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221.张杨,宋雄伟:“政治学实验的简化与推广:一种理论检验型准实验的概念设计”,《党政研究》,2021年第3期。 222.钱颖超,钟连发:“国外百年政党面临的主要挑战、经验教训及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1年第5期。 223.王士龙:“三重视域下党的纪律建设规律性探索”,《理论探索》,2022年第1期。 224.姜辉:“百年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道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 225.唐皇凤,梁新芳:“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基本经验”,《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1期。 226.颜杰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论述探析”,《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9期。 227.常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内监督制度体系建设重要论述的四维阐读”,《毛泽东研究》,2021年第4期。 228.赵谦,余月:“位阶与主体:党内法规制定权限的规范内涵论”,《党内法规理论研究》,2021年第1期。 229.陈松友,王雷:“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党内法规建设路径研究”,《廉政文化研究》,2021年第4期。 230.刘红凛:“百年党内法规建设:发展图景与基本启示”,《人民论坛》,2021年第36期。 231.张文显:“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5期。 232.韩春晖:“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研究”,《中国法学》,2021年第4期。 233.宋功德:“党内法规的百年演进与治理之道”,《中国法学》,2021年第5期。 234.王立峰:“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的百年实践与法治经验”,《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21年第5期。 235.付子堂,张燕:“习近平法治思想的人民立场与实践要义”,《法学》,2021年第6期。 236.张文显:“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政治与法律》,2021年第5期。 237.张甲哲:“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的创新发展与内在逻辑”,《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3期。 238.王立峰:“忠诚、法治与民主:论党内法规的基本价值”,《东岳论丛》,2021年第6期。 239.刘须宽:“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的经验、规律与启示”,《马克思主义研究》,2021年第11期。 240.李景平,曹阳:“党内监督的演变史及其现实启示——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探索为视角”,《江西社会科学》,2021年第4期。 241.谢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法治话语体系建构”,《理论学刊》,2020年第1期。 242.赵娜,马金祥:“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结构配置研究——以层次、领域、载体为维度”,《理论导刊》,2020年第10期。 243.熊辉等:“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运用法治方式治理权力的经验及其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2期。 244.柯华庆,杨明宇:“党的领导法规制度的理论基础”,《学术研究》,2020年第5期。 245.石伟:“全面从严治党责任制度的法理基础与逻辑判定”,《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0年第1期。 246.姜辉:“在推进‘两个伟大革命’中践行党的执政使命”,《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20年第6期。 247.陈赵阳:“勇于自我革命与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年第12期。 248.郝铁川:“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中若干重大关系问题之我见”,《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20年第5期。 249.管素叶,陈志刚:“反腐败辩证法论析”,《理论探索》,2020年第2期。 250.宋功德,张文显:“党内法规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2020年第6期。 251.柯华庆:“党内法规体系构建的几个理论问题”,《人民论坛》,2020年第16期。 252.施新州:“党内法规执行体系及其建设规律探析”,《观察与思考》,2020年第9期。 253.范进学:“论中国特色法学思维体系的基本范式”,《法学》,2020年第1期。 254.刘长秋:“建党百年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探索》,2020年第5期。 255.王立峰,李洪川:“复合型党内法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256.曾钰诚:“中国共产党党内立规制度嬗变:特征与逻辑——基于三个制定条例的规范考察”,《社会主义研究》,2020年第2期。 257.付子堂:“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发展脉络、核心要义和时代意义”,《中国法学》,2019年第6期。 258.陈金龙:“新时代制度治党的科学指南”,《理论学刊》,2019年第1期。 259.王若磊:“党内法规制度实践兴起的政治逻辑”,《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年第3期。 260.李福林:“党内法规评估标准体系化探究”,《广东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261.赵娜:“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基本框架演变的历史考察——基于不同党内法规选编(汇编)版本的分析”,《理论探索》,2019年第1期。 262.曾钰诚:“新时代党内法规建设:目标、问题与路径”,《中州学刊》,2019年第11期。 263.马树颜,臧秀玲:“中国共产党与越南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比较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9期。 264.张学龙:“整体性治理视角下的党内巡视巡察联动研究”,《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6期。 265.赵慧礼,童春红:“新中国成立以来执政党纪律建设的经验教训”,《理论导刊》,2019年第11期。 266.魏昌东:“监督职能是国家监察委员会的第一职能: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兼论中国特色监察监督系统的规范性创建”,《法学论坛》,2019年第1期。 267.齐卫平:“论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与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理论教育》,2019年第8期。 268.潘春玲:“十八大以来党内监督创新发展的依据、路径及成效分析”,《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6期。 269.刘长秋,史聪:“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纪检监察机关构建的经验与启示”,《理论与改革》,2019年第6期。 270.刘长秋:“党内法规概念的历史考察兼——对新时代依规治党必要性的思考”,《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2019年第1期。 271.倪春纳:“论完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的路径选择”,《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第3期。 272.李景平,曹阳:“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内监督体系的历史嬗变与现实启示”,《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 273.施新州:“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概念、类型与制度成长”,《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2期。 274.李斌雄,廖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实施探讨”,《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10期。 275.郭春镇,曾钰诚:“党内法规中的法理思维”,《理论探索》,2019年第1期。 276.张洪松:“统筹推进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四川大学学报》,2019年第1期。 277.郑善文,高祖林:“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思考”,《党建研究》,2019年第4期。 278.蒙慧:“论党内法规横向分类的政治逻辑与体系结构——基于中国共产党政治活动的视角”,《探索》,2019年第3期。 279.彭正德:“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政治建设历史考察”,《湖湘论坛》,2019年第3期。 280.邓斌,高建民:“加强新时代党内法规制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2019年第2期。 281.李国梁:“论党内法规制定体制的发展与完善”,《探索》,2019年第1期。 282.李小中,王明生:“党内巡视制度的三大政治功能”,《科学社会主义》,2019年第4期。 283.任建明,洪宇:“党和国家监督体系——要素、结构与发展”,《廉政学研究》,2018年第1期。 284.侯嘉斌:“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调的实现机制研究”,《社会主义研究》,2018年第1期。 285.张文广:“新加坡法治反腐的有益做法及其启示”,《前进》,2018第5期。 286.殷啸虎:“如何以协商式监督体现政协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3期。 287.王伟国:“国家治理体系视角下党内法规研究的基础概念辨析”,《中国法学》,2018年第2期。 288.吴建雄,王友武:“监察与司法衔接的价值基础、核心要素与规则构建”,《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年第4期。 289.施新州:“介于法与政治之间:党内法规研究的基本进路”,《法治现代化研究》,2018年第5期。 290.李斌雄:“试论加快形成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湖湘论坛》,2018年第3期。 291.潘高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协同的几个基本问题”,《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8期。 292.张晓燕:“论党内法规制定主体制度的规范化”,《湖湘论坛》,2018年第3期。 293.欧爱民:“党内法规的双重特性”,《湖湘论坛》,2018年第3期。 294.王建芹,农云贵:“新时代依规治党的法理逻辑与路径”,《求实》,2018年第2期。 295.徐雅芬:“习近平新时代党内监督思想内涵探析”,《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296.欧爱民,李丹:“党内法规法定概念之评述与重构”,《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297.刘峰铭:“党内法规制定中的党员参与问题研究”,《理论探索》,2018年第1期。 298.石佑启,李杰:“论提高党内法规的执行力”,《学术研究》,2018年第5期。 299.韩强:“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条例建设的进程与经验”,《理论探索》,2018年第1期。 300.吕品:“党内法规体系构建的若干问题思考”,《南京社会科学》,2018年第12期。 301.苏绍龙:“论党内法规的制定主体”,《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302.颜佳华,唐志远:“党内监督文化生成:思想基础、实践依据和具体路径”,《科学社会主义》,2018年第1期。 303.屠凯:“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主要部门及其设置标准”,《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1期。 304.陈东辉:“列宁党内监督思想及其当代启示”,《学习论坛》,2018年第4期。 305.张凤华,王晓埂:“习近平党内监督思想探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306.任恒:“论新时代党内监督体系的革新之道”,《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 307.张晋藩:“论中国古代的德法共治”,《中国法学》,2018年第2期。 308.郑海英:“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内法规建设路径研究”,《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年第1期。 309.周叶中,邓书琴:“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价值取向——以党员义务和党员权利为视角”,《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8年第4期。 310.钟敏:“党内监督和舆论监督何以有机结合”,《人民论坛》,2018年第3期。 311.袁海晗:“提高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力”,《红旗文稿》,2017年第18期。 312.王建芹:“法治视野下的党内法规体系建设”,《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7年第3期。 313.金成波:“完善以‘1+4’为基本框架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7年第8期。 314.王耀海:“党内法规的制度定位——马克思主义法学探索之四”,《东方法学》,2017年第4期。 315.陈柳裕:“党内法规:内涵、外延及与法律之关系”,《浙江学刊》,2017年第1期。 316.刘长秋:“论党内法规的概念与属性”,《马克思主义研究》,2017年第10期。 317.李晓彬:“古共领导人新老交替以来加强党自身建设的举措及启示”,《上海党史与党建》,2017年第11期。 318.米广弘:“政党监督:西方经验做法与本土有益启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 319.陈可:“党内法规的功能定位和价值取向(上)”,《理论学习》,2017年第7期。 320.陈柏峰:“党内法规的功用和定位”,《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 321.姜明安:“论党内法规在依法治国中的作用”,《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2期。 322.沈国明:“论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规治党的关系”,《东方法学》,2017年第4期。 323.陆宇峰:“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相统一的原理和要求”,《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年第1期。 324.李忠:“构建依规治党法规制度体系研究”,《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325.李会勋:“党内法规的价值维度研究”,《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 326.汪仕凯:“先锋队政党的治理逻辑: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透视”,《政治学研究》,2017年第1期。 327.张艳霞,范军:“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于党员队伍建设全过程——中国共产党从严建设党员队伍的经验和启示”,《理论探讨》,2017年第2期。 328.胡文木:“论党内法规对权力的规制”,《浙江学刊》,2017年第6期。 329.文丰安:“论党内监督工作的历史经验、问题呈现及发展策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 330.肖光文,蔡春燕:“关于党内监督制度科学化的若干思考”,《理论导刊》,2017年第11期。 331.周永坤:“‘德法并举’析评——基于概念史的知识社会学视角”,《法学》,2017年第9期。 332.侯嘉斌:“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价值导向:从功能主义到规范主义的嬗变”,《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7年第4期。 333.周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体系化的思考”,《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334.刘长秋:“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研究”,《探索》,2017年第6期。 335.尹韵公:“坚持和推进党内监督与舆论监督相结合”,《党的文献》,2017年第3期。 336.蒋德海:“构建从严治党与依法治国良性互动的政治生态”,《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12期。 337.黄家茂,王海军:“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制度治党的基本路径探析”,《湖湘论坛》,2016年第2期。 338.杜鹏:“媒体报道中的新闻侵权与法律规制研究”,《法学杂志》,2016年第2期。 339.屠凯:“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共处中的两个问题”,《中国法律评论》,2016年第3期。 340.马兆明,王常柱:“法治精神: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内在尺度——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探析”,《东岳论丛》,2016年第8期。 341.蔡文华:“论依规治党的内涵、目标及其实践路径”,《探索》,2016年第4期。 342.叶笃初:“中国共产党何以自我超越——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基础与价值追求”,《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3期。 343.刘先春,王小鹏:“论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探索》,2016年第3期。 344.辛向阳:“深刻认识和把握四个‘三大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6期。 345.蔡志强:“大力推进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理论探索》,2016年第6期。 346.肖泳冰:“以责任为本位全面推进依规治党和以德治党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5期。 347.秦前红:“论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的协调衔接”,《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6年第10期。 348.秦前红,苏绍龙:“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和协调的基准与路径——兼论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11期。 349.许耀桐:“党内监督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 350.鞠成伟:“论依规治党的观念前提与制度方法”,《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6年第4期。 351.杨德山:“坚持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相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年第4期。 352.李锡炎:“正确把握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一致性和结合点”,《党政研究》,2016年第6期。 353.马怀德:“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 354.王若磊:“依规治党与依法治国的关系”,《法学研究》,2016年第6期。 355.晓轩:“从党章发展看党内监督的演进”,《中国纪检监察》,2016年第7期。 356.李小珊:“执政党党内监督理论创新”,《科学社会主义》,2016年第6期。 357.付子堂,朱林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基本构成”,《法制与社会发展》,2015年第3期。 358.付子堂:“法治体系内的党内法规探析”,《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5年第3期。 359.施新州:“国外政党党内法规的特征与借鉴”,《学习论坛》,2015年第5期。 360.张书林:“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目标任务与耦合生态”,《学习与实践》,2015年第11期。 361.丁清晔,文洪朝:“试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党内监督机制有效运转的路径选择”,《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 362.杨天宗:“处理好依法治国与依规治党的关系”,《求是》,2015年第11期。 363.储建国,栾欣超:“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治理——基于政党自律的分析视角”,《广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1期。 364.张亚茹,赵宇辉:“完善党内法规体系探微——以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相衔接为视角”,《理论导刊》,2015年第10期。 365.杨云成,张希贤:“构建党内法规体系的三项任务”,《理论探索》,2015年第1期。 366.田飞龙:“法治国家进程中的政党法制”,《法学论坛》,2015年第3期。 367.金成波,张源:“试论党内法规体系的完善”,《科学社会主义》,2015年第6期。 368.何克祥:“刍论依规治党”,《理论导刊》,2015年第11期。 369.周淑真:“依法治国、依宪执政、依规治党三者关系及内在逻辑”,《理论视野》,2015年第1期。 370.严海波,王成礼:“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化”,《江西社会科学》,2015年第9期。 371.徐雅芬,樊东光:“当前党内监督问题及对策分析”,《人民论坛》,2015年第11期。 372.周淑真:“依法治国、依宪执政、依规治党三者关系及内在逻辑”,《理论视野》,2015年第1期。 373.张文显:“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检察官》,2014年第23期。 374.操申斌:“国外政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经验及启示”,《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375.陈家喜,黄卫平:“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党纪监督的做法及其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4年第1期。 376.马立新:“党内法规与国家法规规章备案审查衔接联动机制探讨”,《学习与探索》,2014年第12期。 377.韩强:“论提高党内法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求实》,2014年第7期。 378.赵璐:“新形势下加强党内监督问题的思考”,《学习论坛》,2013年第7期。 379.王振民:“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380.郑方辉,廖鹏洲:“政府绩效管理:目标、定位与顶层设计”,《中国行政管理》,2013年第5期。 381.陈金钊:“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 382.王翠芳:“前苏共党内监督的变异及历史教训”,《社会主义研究》,2012年第2期。 383.姜明安:“论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的性质与作用”,《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 384.林永清:“近代英、美代议制的历史变迁——‘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教学研究”,《历史教学问题》,2012年第5期。 385.阎照祥:“英国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和职能强化”,《历史教学》,2012年第3期。 386.冉敏等:“中国政府绩效评估法制化立法宗旨和立法原则研究”,《青海社会科学》,2012年第3期。 387.蒯正明:“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年第3期。 388.操申斌:“党内法规制度执行力的若干限制因素分析”,《科学社会主义》,2011年第2期。 389.刘红凛:“政党法律规范:内涵、形式与价值偏好”,《江淮论坛》,2011年第1期。 390.周叶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建设的思考”,《法学论坛》,2011年第4期。 391.张德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建设的历程与主要经验”,《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392.王翠芳:“中共党内监督存在的现实问题及其成因”,《社会主义研究》,2011年第4期。 393.陈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问题研究综述”,《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年第6期。 394.郑宪:“国外政党监督运行机制剖析及对我国民主监督的启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 395.李景治:“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调适”,《学术界》,2010年第1期。 396.占红沣,李蕾:“初论构建中国的民主、法治指数”,《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397.顾阳,唐晓清:“完善党内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的思考”,《理论导刊》,2010年第4期。 398.赵铁锁,肖光文:“建国以来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与经验总结”,《长白学刊》,2009年第4期。 399.李文彬:“道德自律是法治秩序的最高实现形式”,《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400.于红:“论改革开放30年来党内监督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湖北社会科学》,2008年第8期。 401.姚尚建:“全球治理中的责任政党——兼论中国共产党的国际责任”,《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4期。 402.李军鹏:“当代西方责任政府理论研究述评”,《公共管理高层论坛》,2008年第1期。 403.丁俊萍,廖义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机构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04.朱钦胜:“论中央苏区党内监督的历史经验及启示”,《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5期。 405.王海军:“党内监督制约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解决对策”,《长白学刊》,2007年第6期。 406.唐锐,王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军军事行政法制建设的历史演进之考察”,《军事历史研究》,2007年第2期。 407.吴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路向浅析”,《探索》,2007年第3期。 408.陈家刚:“协商民主与政治协商”,《学习与探索》,2007年第2期。 409.潘泽林:“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及其体系建构问题研究”,《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410.王平生:“执政信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理论视角”,《政治与法律》,2006年第3期。 411.袁曙宏,韩春晖:“社会转型时期的法治发展规律研究”,《法学研究》,2006年第4期。 412.张文显:“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法治”,《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年第2期。 413.沈丽英:“马克思主义党内监督思想与现实运用”,《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5期。 414.宋健:“关于党内立法与国家立法相协调的思考”,《中国监察》,2005年第14期。 415.虞云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的创造性回答”,《党建》,2004年第1期。 416.周铮:“邓小平党内监督思想初探”,《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年第6期。 417.周直:“转变思维方式 推进民族复兴”,《南京社会科学》,2003年第4期。 418.孟凡强,吴君:“论马克思恩格斯党内制度监督思想”,《理论学刊》,2002年第2期。 419.杜渺:“走出党内监督体系面临的困境——学习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精神的体会”,《实事求是》,1994年第6期。 (五)学位论文类 420.赵萌歌:“新时代加强党内法规执行力建设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23年。 421.刘俊霞:“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制度建设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23年。 422.赵子超:“党内法规中的程序性条款研究”,华东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23年。 423.董庆霞:“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22年。 424.夏媛:“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22年。 425.雷浩伟:“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实施体系研究”,西南政法大学博士论文,2022年。 426.元晓晓:“完善党内监督制度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21年。 427.王长江:“中国共产党权力监督思想的历史考察(1921-2021)”,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21年。 428.王珈榕:“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21年。 429.王国龙:“中国共产党依规治党的历史经验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20年。 430.王萌:“中国共产党党内惩戒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博士论文,2020年。 431.宋家本:“党内法规执行过程问题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9年。 432.杜楠:“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体制研究”,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论文,2018年。 433.陈进:“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科学化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3年。 二、外文参考文献 434.Bailer, Stefanie, “To use the whip or not: Whether and when party group leaders use disciplinary measures to achieve voting unity,”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39.2 (2018), 163-177. 435.Biezen, Ingrid van, and Thomas Poguntke, “The decline of membership-based politics,” Party Politics, 20.2 (2014), 205-216. 436.Bishop, Jonathan, and Mark Beech, “Embodying Trust in the Electoral System: The Role of Delegated Transferable Voting for Increasing Voter Choice and Representation of Small Political Parties in the Digital A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Politics (IJEP), 7.2 (2016), 37-50. 437.Bühren, Christoph, “Staff Rotation as an Anti-Corruption Policy in China and in Germany,An Experimental Comparison,” Jahrbücher Für Nationalökonomie Und Statistik,240.1 (2020), 1-18. 438.Demarest, Boris, “The Ideal (of) Democracy: multitude and multiplicity in Spinoza’s Political Ontology,” Re-thinking Europe, Books Series 1.1 (2011), 64-73. 439.Gauja, Anika, “Policy transfer, contagion effects and intra-party reform,” Policy Studies, 37.5 (2016), 471-485. 440.Guo, Dingping, “Xi’s Leadership and Party-centred Governance in China,” Chinese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5.4 (2020), 439-456. 441.Ji, Chengyuan, and Junyan Jiang, “Enlightened One-Party Rule? Ideolog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and the Mass Public,” Political Research Quarterly, 73.3 (2020), 651-666. 442.Katsourides, Yiannos, “Book Review: Comparative Politics: The Challenges of Intra-Party Democracy,” Political Studies Review, 13.1 (2015), 111. 443.Loxton, James Ivor, “Authoritarian inheritance and conservative party-building in Latin America,” Diss. Harvard University, 2014. 444.Nanu, Ilie Dan, “The Romanian political system–consequence of the evolution of the party system,” Sibiu Alma Mater University Journals, 3.1 (2014), 31-39. 445.Rahat, Gideon, and Assaf Shapira, “An Intra-Party Democracy Index: Theory, Design and A Demonstration,” Parliamentary Affairs, 70.1 (2017), 84-110. Wolkenstein, Fabio, “A Deliberative Model of Intra‐Party Democracy,”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24.3 (2016), 297-320. 446.Wolkenstein, Fabio, “A Deliberative Model of Intra‐Party Democracy,” Journal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24.3 (2016), 297-32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