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哲学底蕴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邓斌

归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邓斌 ; 彭卫民

摘要:

“家”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图景与价值基础。西方哲学以不遗余力地异化“家”的姿态来奠定其核心价值观,“家”的身份在整个西方文明进程中是一个被不断工具化的概念。与之相对的中国传统儒教社会,以“不超越家庭伦理为人类永恒信仰之所在”的准则来建构其核心价值观——“家”哲学所阐发的信仰、仪则、思想与制度,既是“天理人情”这一儒家价值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孵化基础。作为一种当然的存在,“家”哲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链条下,对塑造中国人的精神气质、缔造家内秩序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贡献。“家”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护带,这种经验对于新时代民族精神与中国气质的培育和践行,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凸显“家”的哲学自信,提供了可参考的行动方案,这也正是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新表达。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2-06-20

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提交日期

2022-12-22

引用参考

邓斌; 彭卫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哲学底蕴[J].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2(03):79-91.

  • dc.title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家”哲学底蕴
  • dc.contributor.author
  • 邓斌; 彭卫民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长江师范学院政治与历史学院
  • dc.publisher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 dc.identifier.year
  • 2022
  • dc.identifier.issue
  • 03
  • dc.identifier.volume
  • 8
  • dc.identifier.page
  • 79-91
  • dc.date.issued
  • 2022-06-20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家”哲学;底蕴;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家”在中西方有着不同的哲学图景与价值基础。西方哲学以不遗余力地异化“家”的姿态来奠定其核心价值观,“家”的身份在整个西方文明进程中是一个被不断工具化的概念。与之相对的中国传统儒教社会,以“不超越家庭伦理为人类永恒信仰之所在”的准则来建构其核心价值观——“家”哲学所阐发的信仰、仪则、思想与制度,既是“天理人情”这一儒家价值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孵化基础。作为一种当然的存在,“家”哲学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链条下,对塑造中国人的精神气质、缔造家内秩序以及参与政治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贡献。“家”是涵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护带,这种经验对于新时代民族精神与中国气质的培育和践行,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凸显“家”的哲学自信,提供了可参考的行动方案,这也正是家国情怀在新时代的新表达。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PCode
  • 19JDSZK032;(20JD005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教育部2019年度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重点项目“‘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教学模式研究”;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规划重点项目“新时代婚姻家庭道徳的审思与探进”
  • dc.identifier.CN
  • 10-1350/D
  • dc.identifier.issn
  • 2096-1189
  • dc.identifier.if
  • 0.2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