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治理:乡村治理中的实践创新及其实现机制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罗兴佐

作者:

罗兴佐 ;刘天文

摘要:

近年来,乡村治理中的制度与实践创新十分活跃,弹性治理即是实践创新的一种形式。乡村组织通过双轨制村干部、灵活的项目运作和柔性的政策处理等实践创新,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了良好的乡村治理。弹性治理之所以可能,源于动员机制与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弹性治理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其限度,这要求人们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既不能教条主义,也不能策略主义地执行上级政策,而是要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下寻求政策执行与实践创新之间的平衡。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22-11-10

学科:

公共管理

提交日期

2022-12-06

引用参考

罗兴佐;刘天文. 弹性治理:乡村治理中的实践创新及其实现机制[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22(06):96-104.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弹性治理:乡村治理中的实践创新及其实现机制
  • dc.contributor.author
  • 罗兴佐;刘天文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
  • dc.publisher
  •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 dc.identifier.year
  • 2022
  • dc.identifier.issue
  • 06
  • dc.identifier.volume
  • 44
  • dc.identifier.page
  • 96-104
  • dc.date.issued
  • 2022-11-10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乡村治理;;弹性治理;;双轨制村干部;;政策处理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近年来,乡村治理中的制度与实践创新十分活跃,弹性治理即是实践创新的一种形式。乡村组织通过双轨制村干部、灵活的项目运作和柔性的政策处理等实践创新,调动村干部的积极性,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实现了良好的乡村治理。弹性治理之所以可能,源于动员机制与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弹性治理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也有其限度,这要求人们在乡村治理过程中既不能教条主义,也不能策略主义地执行上级政策,而是要在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下寻求政策执行与实践创新之间的平衡。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PCode
  • (19ZDA114)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多元化乡村治理问题研究”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source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dc.identifier.CN
  • 33-1228/D
  • dc.identifier.issn
  • 1008-4479
  • dc.identifier.if
  • 0.326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