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特前后期他人哲学之比较

A Comparison of the Philosophies “Others” between Earlier and Late Period of Jean-Paul Sartre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王国华

归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王国华1 ;刘禹杰

摘要:

萨特前后期他人哲学的相似之处有二:一是都偏重于主观性的主体形而上学立场,早期在意识的内在关系中考查他人,后期在辩证法的归宿上仍然回到主体形而上学;二是认为冲突是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根本特征,前期他人哲学中每个人都是否定的"自为的存在",到了后期萨特认为物的匮乏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关系仍是根本的。萨特前后期他人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从"看"(心理层面)到"做"(实践层面)的转变过程;早期过于强调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关系,而后期则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冲突之外还应有合作关系;萨特所运用的方法则是从早期偏重存在精神分析法过渡到后期侧重马克思主义分析法。

出版日期:

2021-07-15

学科:

哲学; 教育学

提交日期

2021-09-09

引用参考

王国华;刘禹杰. 萨特前后期他人哲学之比较[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04):39-42.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萨特前后期他人哲学之比较
  • dc.contributor.author
  • 王国华;刘禹杰
  • dc.contributor.author
  • WANG Guohua;LIU Yujie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省工会干部学校
  • dc.publisher
  •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dc.publisher
  • Journal of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dc.identifier.year
  • 2021
  • dc.identifier.issue
  • 04
  • dc.identifier.volume
  • v.34;No.175
  • dc.identifier.page
  • 39-42
  • dc.date.issued
  • 2021-07-15
  • dc.subject
  • 他人哲学;自由;匮乏;冲突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萨特前后期他人哲学的相似之处有二:一是都偏重于主观性的主体形而上学立场,早期在意识的内在关系中考查他人,后期在辩证法的归宿上仍然回到主体形而上学;二是认为冲突是自我与他人关系的根本特征,前期他人哲学中每个人都是否定的"自为的存在",到了后期萨特认为物的匮乏决定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关系仍是根本的。萨特前后期他人哲学的不同之处在于:从"看"(心理层面)到"做"(实践层面)的转变过程;早期过于强调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冲突关系,而后期则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除了冲突之外还应有合作关系;萨特所运用的方法则是从早期偏重存在精神分析法过渡到后期侧重马克思主义分析法。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PCode
  • 17XJA720001;2016YBZX013;2019XZYB-05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其效应研究”(17XJA720001);重庆市社科规划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念研究”(2016YBZX013);西南政法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9XZYB-05)
  • dc.identifier.CN
  • 22-1312/C
  • dc.identifier.issn
  • 2096-0492
  • dc.identifier.if
  • 0.229
  • dc.subject.discipline
  • B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