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岳彩申

作者:

青彤 ; 岳彩申1

摘要:

2008年次贷危机后,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一个新的政策框架开始形成。该框架旨在填补货币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明显差距,遏制银行和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由于传统货币政策致力于解决价格稳定,而微观审慎监管一直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然而金融危机的教训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形成确保两个政策领域密切协调的政策框架,并明确监管机构在宏观层面上应对系统性风险的目标。由此,为了系统地认识新的政策框架,我们必须首先阐释宏观审慎监管的意蕴和理论,并运用韦伯"理想类型"模式阐述域外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协调模式:自治模式、嵌入模式和交互模式,以期对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协调机制有所裨益。

出版日期:

2019-11-05

学科:

金融学

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SCI

提交日期

2020-04-16

引用参考

青彤;岳彩申. 域外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社会科学家,2019(11):84-90.

  • dc.title
  • 域外宏观审慎监管协调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 dc.contributor.author
  • 青彤;岳彩申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 dc.publisher
  • 社会科学家
  • dc.publisher
  • Social Scientist
  • dc.identifier.year
  • 2019
  • dc.identifier.issue
  • 11
  • dc.identifier.volume
  • No.271
  • dc.identifier.page
  • 84-90
  • dc.date.issued
  • 2019-11-05
  • dc.subject
  • 宏观审慎监管;监管协调模式;域外经验;中国借鉴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2008年次贷危机后,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需要,一个新的政策框架开始形成。该框架旨在填补货币政策与微观审慎监管之间的明显差距,遏制银行和金融市场的系统性风险。由于传统货币政策致力于解决价格稳定,而微观审慎监管一直关注单个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然而金融危机的教训使人们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形成确保两个政策领域密切协调的政策框架,并明确监管机构在宏观层面上应对系统性风险的目标。由此,为了系统地认识新的政策框架,我们必须首先阐释宏观审慎监管的意蕴和理论,并运用韦伯"理想类型"模式阐述域外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协调模式:自治模式、嵌入模式和交互模式,以期对完善我国宏观审慎监管职能协调机制有所裨益。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PCode
  • 18FFX012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反联邦党人宪法思想发展研究(项目编号:18FFX012)的前期研究成果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source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 dc.identifier.CN
  • 45-1008/C
  • dc.identifier.issn
  • 1002-3240
  • dc.identifier.if
  • 0.384
  • dc.subject.discipline
  • F832.1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