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汪太贤

作者:

汪太贤

摘要: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理念,将成为新一轮“普法”的重点,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委党校的几位法学专家,就中国“普法”问题开展一次笔谈,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次笔谈的要目如下:□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二十年“普法”与宪法及其完善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06-02-15

学科:

法学理论

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提交日期

2018-01-11

引用参考

汪太贤. 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J]. 探索,2006(01):154-156.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
  • dc.contributor.author
  • 汪太贤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 重庆400031
  • dc.publisher
  • 探索
  • dc.publisher
  • Probe
  • dc.identifier.year
  • 2006
  • dc.identifier.issue
  • 01
  • dc.identifier.page
  • 154-156
  • dc.date.issued
  • 2006-02-15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普法”二十年;;现代法治观念;;“五五普法”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开创至今已经走过了二十年历程。从“一五普法”到“四五普法”,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普及法律知识,它伴随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五五普法”将走向何方,为世人所瞩目。如何树立社会主义现代法治理念,将成为新一轮“普法”的重点,中国的“普法”事业从内容、形式到要求,都将发生重大的转变。为此,本刊特约请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大学、西南政法大学、重庆市委党校的几位法学专家,就中国“普法”问题开展一次笔谈,以期引起社会的关注。这次笔谈的要目如下:□中国“普法”二十年:回顾与前瞻□“普法”的重点是帮助各级领导干部树立现代法治观念□从“受体”的立场与视角看“普法”的限度□二十年“普法”与宪法及其完善
  • dc.identifier.CN
  • 50-1019/D
  • dc.identifier.issn
  • 1007-5194
  • dc.identifier.if
  • 0.418
  • dc.subject.discipline
  • D920.0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