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空间中的异化与消解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谢俊 ; 张艳娣

作者:

谢俊 ; 张艳娣

摘要:

当社会"二重化"逐渐被学界认知与接受,网络社会空间中的"异化"问题日益凸显;当技术、主体、文化的异化,分别成为困扰科技认知、弱化主体结构、降低文化层次的时代焦点之际,消除技术异化、创新技术思维,消解主体异化、重构健全人格,消弭文化异化、提升文化内涵,必将成为当今认知领域首要之责。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17-03-20

学科:

文艺学

提交日期

2018-01-11

引用参考

谢俊;张艳娣. 网络社会空间中的异化与消解[J]. 前沿,2017(03):45-49.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网络社会空间中的异化与消解
  • dc.contributor.author
  • 谢俊;张艳娣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政法大学应用法学院;
  • dc.publisher
  • 前沿
  • dc.publisher
  • Forward Position
  • dc.identifier.year
  • 2017
  • dc.identifier.issue
  • 03
  • dc.identifier.volume
  • No.401
  • dc.identifier.page
  • 45-49
  • dc.date.issued
  • 2017-03-20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网络社会;;异化;;消解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当社会"二重化"逐渐被学界认知与接受,网络社会空间中的"异化"问题日益凸显;当技术、主体、文化的异化,分别成为困扰科技认知、弱化主体结构、降低文化层次的时代焦点之际,消除技术异化、创新技术思维,消解主体异化、重构健全人格,消弭文化异化、提升文化内涵,必将成为当今认知领域首要之责。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2014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网络社会空间中的异化与消解”(14SKC06);;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人才引进科研项目“社会‘二重化’背景下建构网络社会安全的四种维度”(2014-XZRCXM005);; 2015年重庆市社科规划办“社会‘二重化’背景下建构网络空间安全的四维视角”(2015YBZX016);; 2016年重庆教委人文社科项目“移动SNS传播视域下当代大学生信仰危机与重建”(16SKSZ011)
  • dc.identifier.CN
  • 15-1142/C
  • dc.identifier.issn
  • 1009-8267
  • dc.identifier.if
  • 0.081
  • dc.subject.discipline
  • G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