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学:回眸与前瞻——基于1982-2014年《中国哲学年鉴》的考察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谢俊 ; 张艳娣

归属院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

谢俊 ; 张艳娣

摘要:

马克思主义人学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形成前史阶段""具体问题的分析、解剖阶段""具体问题的归纳、综合及理论体系的构建尝试阶段""‘黄金’十年发展阶段"四个时期。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人学自身要有所"反思"、有所"领悟"、有所"自警";在实践中有所"行动"、有所"作为"、有所"超越";应该对研究者的"时代"洞察力和"焦点"捕捉能力做出"预警"性提醒,以使他们能够在科研实践中持续保持"忧患"意识和学科建构能力;必须对西方人学、中国人学及自组织理论等人学诸多流派做文本"解读"和精微"建构",以使马克思主义人学能够广纳中、西人学精华并博采自组织理论之长,凸显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包容性。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15-06-15

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SCI;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提交日期

2018-01-11

引用参考

谢俊;张艳娣. 马克思主义人学:回眸与前瞻——基于1982-2014年《中国哲学年鉴》的考察[J]. 探索,2015(03):161-167.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马克思主义人学:回眸与前瞻——基于1982-2014年《中国哲学年鉴》的考察
  • dc.contributor.author
  • 谢俊;张艳娣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
  • dc.publisher
  • 探索
  • dc.publisher
  • Probe
  • dc.identifier.year
  • 2015
  • dc.identifier.issue
  • 03
  • dc.identifier.volume
  • No.183
  • dc.identifier.page
  • 161-167
  • dc.date.issued
  • 2015-06-15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马克思主义人学;;回眸;;前瞻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马克思主义人学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形成前史阶段""具体问题的分析、解剖阶段""具体问题的归纳、综合及理论体系的构建尝试阶段""‘黄金’十年发展阶段"四个时期。展望未来,马克思主义人学自身要有所"反思"、有所"领悟"、有所"自警";在实践中有所"行动"、有所"作为"、有所"超越";应该对研究者的"时代"洞察力和"焦点"捕捉能力做出"预警"性提醒,以使他们能够在科研实践中持续保持"忧患"意识和学科建构能力;必须对西方人学、中国人学及自组织理论等人学诸多流派做文本"解读"和精微"建构",以使马克思主义人学能够广纳中、西人学精华并博采自组织理论之长,凸显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包容性。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2014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项目“网络社会空间中的异化与消解”(14SKC06),项目负责人:谢俊;; 2014年西南政法大学人才引进科研项目:“社会‘二重化’背景下建构网络社会安全的四维视角”(2014-XZRCXM005),项目负责人:谢俊
  • dc.identifier.CN
  • 50-1019/D
  • dc.identifier.issn
  • 1007-5194
  • dc.identifier.if
  • 0.499
  • dc.subject.discipline
  • B03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