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证据排除的范围、阶段和机制

传播影响力
本库下载频次:
本库浏览频次:
CNKI下载频次:0

归属学者:

李昌林

归属院系:

法学院

作者:

李昌林

摘要:

除了非法证据以外,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往往也在排除之列。证据应当尽可能在审前排除。对于提请批准或者决定逮捕的案件,排除证据的最佳时机是审查逮捕阶段。检察机关应当做到"对内一条心,对外一盘棋",通过推行提前介入、案件质量分析、不捕双重说理机制,引导侦查取证,防范出现非法证据;应当注意发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的作用,拓宽发现非法证据的渠道;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责。

语种:

中文

出版日期:

2013-11-04

学科:

诉讼法学

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 CSSCI

提交日期

2018-01-11

引用参考

李昌林. 刑事证据排除的范围、阶段和机制[J]. 广东社会科学,2013(06):214-221.

全文附件授权许可

知识共享许可协议-署名

  • dc.title
  • 刑事证据排除的范围、阶段和机制
  • dc.contributor.author
  • 李昌林
  • dc.contributor.affiliation
  • 西南政法大学诉讼法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
  • dc.publisher
  • 广东社会科学
  • dc.publisher
  • Social Sciences in Guangdong
  • dc.identifier.year
  • 2013
  • dc.identifier.issue
  • 06
  • dc.identifier.volume
  • No.164
  • dc.identifier.page
  • 214-221
  • dc.date.issued
  • 2013-11-04
  • dc.language.iso
  • 中文
  • dc.subject
  • 刑事证据;;排除;;范围;;阶段;;机制
  • dc.description.abstract
  • 除了非法证据以外,不能作为定案根据的证据往往也在排除之列。证据应当尽可能在审前排除。对于提请批准或者决定逮捕的案件,排除证据的最佳时机是审查逮捕阶段。检察机关应当做到"对内一条心,对外一盘棋",通过推行提前介入、案件质量分析、不捕双重说理机制,引导侦查取证,防范出现非法证据;应当注意发挥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律师的作用,拓宽发现非法证据的渠道;检察机关内部各部门要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排除非法证据的职责。
  • dc.description.sponsorship
  • 李昌林主持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度一般项目(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基层检察机关实施刑事诉讼法状况实证研究”(项目号09XJA820012)的前期成果;; 重庆市2011年度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未决羁押制度研究”的资助
  • dc.identifier.CN
  • 44-1067/C
  • dc.identifier.issn
  • 1000-114X
  • dc.identifier.if
  • 0.453
  • dc.subject.discipline
  • D925.2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