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院(融媒体学院)

院系简介西南政法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立于1994年,学院在我国法科大学里第一个开设了新闻专业,走出了一条与综合大学新闻传播学科错位发展之路,形成“媒介·法律·社会”三者融合并重的办学特色。2010年,学院对外宣传改用“全球新闻与传播学院”。秉承“中国立场、全球视野、法律正义、社会责任”的办学理念,确定办学目标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 1744

    成果总量

  • 98

    学者

  • 149463

    成果浏览量

  • 5135

    成果下载量

张然
  西南政法大学 2009年

摘要:近年来,随着宪政理念不断深入人心,私权观念不断加强,新闻调查报道之合法限 度日益受到社会各界质疑,生存空间不断被压缩。新闻调查 之合法性限度究竟该如何界 定?理论和实践界又该如何作出回应?新闻界对此问题的讨论,多是单就新...

赵立兵
编辑之友 2025年 10期

摘要:出版的历史首先是一部“再现史”与“媒介史”,它不仅关乎思想与知识,还涉及物质载体与传播方式。出版技术装置并非被动的客体,而是一种“活力物质”与知识基础设施,塑造着人类出版实践与意义感知的基本模式。如果说印刷技术塑造了印刷...

IF:1.652 本库浏览:5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
  • AMI核心
康亚飞
编辑之友 2025年 10期

摘要:技术的更迭加快和提升了文化传播的速度和效率,缩短了世界各地的人们接收信息的时间差,但另一个因为意义流变而产生文化理解沟壑的符号时间差却常常被忽略。智能技术语境下,超越了物质性实体的版本肩负着传承中华文化和促进跨文化交流的...

IF:1.652 本库浏览:4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
  • AMI核心
贺艳; 张郁涵
当代电视 2025年 10期

摘要:“云同看”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网络观看行为,它以社交为导向,为网络观看者搭建起社交的虚拟观看实时空间。研究发现,“云同看”的出现得益于网络观看者利用技术对观看场景的自发改造,又在商业平台以“场景社交”为导向的功能拓展中得到...

IF:0.403 本库浏览:8 全文链接
  • CSSCI
雷璐荣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25年 10期

摘要:“和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理念,是主张“融突和合,和合生美”的动态性文化实践体系,为当下乡村影像提供美学创新契机。以影视剧《我的阿勒泰》为代表的乡村影像,通过影视物像的感知融汇、乡村日常的多元呈现与底层聚合,以及现代化故事...

IF:0.293 本库浏览:19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扩展版
李开渝 ; 周润楚
中国编辑 2025年 09期

摘要:在全球文化传播生态场域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数字化突围已成为重构全球文化传播格局的重要议题。本文选取《黑神话:悟空》与《哪吒之魔童闹海》两个现象级数字文化作品作为分析样本,系统解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字化出海的文化意涵、范...

IF:1.81 本库浏览:52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
沈艾娥; 张紫舟
新媒体研究 2025年 18期

摘要:以青年人“电子搬家”为研究对象,发现青年人“电子搬家”主要通过“彻底告别式”的账号注销与“跨平台流浪”的内容分流两种策略,在隐私保护与自我表达间寻求平衡,“电子搬家”既是对形象管理和隐私风险的应对,也体现了对平台匿名性的...

IF:0.139 本库浏览:5 全文链接
邱倩; 秦赛一
电影文学 2025年 18期

摘要:在媒介与地域文化深度交融的背景下,以重庆为取景地的电影凭借独特的影像表达成为研究城市文化认同的典型案例。其一,电影通过对自然地理、人文生活、文化传承等景观的“再现”与“表现”,将重庆立体地貌、市井烟火与历史底蕴转化为承载...

IF:0.098 本库浏览:27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李鑫斓;许丽霞;周韧
新闻与传播评论 2025年 05期

摘要:科幻电影中出现了诸多充满幻想性的非现实媒介,媒介考古学将这类媒介称为“幻想媒介”。已有研究大多延续齐林斯基的研究路径,从幻想与现实的距离的角度归纳幻想媒介的类型。但幻想媒介考古学并非强调媒介物质性,而是重视技术想象和话语...

IF:1.732 本库浏览:42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扩展版
蔡斐
中国出版 2025年 15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报刊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新华日报》为旗帜,中国共产党抗战大后方报刊活动有直接创办、实际掌控、外围影响等多种模式,形成了公开和秘密相结合的报刊活动模式、直接和间接相结合的报刊领导方...

IF:1.22 本库浏览:26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
  • AMI核心
贺艳;林辰
四川戏剧 2025年 05期

摘要:媒介间性的理论视角为综艺节目的形态更迭和审美更新提供了新的阐释路径。基于视、像等相关媒介元素的融合,传统艺术媒介与现代技术媒介发生互嵌,综艺节目在新语态、新场景和新互动中构建起意蕴丰富的文化场域,这些变化促成了视听形态、...

IF:0.121 本库浏览:63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张治中
新闻战线 2025年 16期

摘要:本文基于传播效果研究中的涵化理论,论证了涵化理论与廉洁文化传播关联性,探讨了廉洁文化传播过程中的媒体涵化机制与涵化困境,对廉洁文化传播的路径创新提出建议:传统媒体应深耕理性引领与情感叙事,新媒体应致力构建互动性与场景化传...

IF:0.062 本库浏览:19 全文链接
康亚飞
高教论坛 2025年 08期

摘要:数智时代,高校美育创新迫在眉睫。我国文博资源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应充分认识到文博对于高校美育的时代价值,探索智媒语境下文博融入高校美育的实践路径。具体从四方面着手:首先,搭建“1+1+1”的文博美育产教研课程体系;其次,...

IF:0.294 本库浏览:48 全文链接
贺艳; 雷璐荣
中国电视 2025年 08期

摘要:“地方”理论及其“在地性”与“世界性”的内在张力发掘,为中国抗战题材纪录片更好融入世界二战主流话语带来了启示。当前抗战题材纪录片要实现本土与全球的有效对话,一要回到“地方”,通过地方物与地方感的激活、地方怀旧与记忆的塑造...

IF:0.593 本库浏览:21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扩展版
  • AMI核心
丁香乐;李银银;黄敏婷;李娜;肖宇星;王杰骏;单依帆;何雨娟
新闻研究导刊 2025年 15期

摘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消费格局不断重构,品牌传播先后经历了中心化阶段、综艺阶段、碎片化阶段等不同阶段的发展变迁,呈现出从“物”到“物”向从“物”到“人”等多维度叠加的变化。文章深入研究了品牌传播的需求变化,发现品牌方...

IF:0.062 本库浏览:91 全文链接
侯金亮
探索 2025年 04期

摘要: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成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任务与职责使命。深度媒介化传播重构了媒介生态与社会关系,习...

IF:4.188 本库浏览:25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SCI
  • AMI核心
贺艳;卫成杰
传媒观察 2025年 07期

摘要:近年来,将经典电视剧作为背景音的行为逐渐成为部分群体的日常生活习惯,建构出融入人们家庭空间的媒介“声音景观”,体现了受众在媒介环境变迁下的适应与创新。本文将具有“听经典电视剧”这一行为习惯的群体作为考察对象,探寻从看剧到...

IF:1.187 本库浏览:39 全文链接
  • CSSCI扩展版
蔡斐
传媒观察 2025年 07期

摘要:“站在祖国的新闻岗位,我们是民族文化构成的细胞,迎接着抗战救亡的时代,人人有战士的热血如潮……”1939年5月,一首由施谊作词、贺绿汀作曲的《新闻战士歌》传唱大江南北。是的,在抗日烽火硝烟中,无数新闻工作者以笔为枪,像战...

IF:1.187 本库浏览:86 全文链接
  • CSSCI扩展版
何飞;杨森;张学知
当代传播 2025年 04期

摘要:本文突破传统游戏化理论与动员研究的学科边界,提出“游戏化动员”这一核心概念,构建包含界面层、算法层、叙事层、扩散层与反馈层的“认知操控模型”,系统揭示了游戏化动员在社交媒体通过“情境锚定-情感操控-认知重构-行为固化”路...

IF:1.227 本库浏览:60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
  • AMI核心
贺艳;林辰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25年 07期

摘要:文章借鉴人口迁移领域的PPM模型分析社交媒体平台研究生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的影响因素,结合结构方程模型(SEM)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厘清社交媒体环境下研究生学术性数字囤积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与演化路径。...

IF:2.835 本库浏览:51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扩展版
  • JST
每页显示   条
跳转到 GO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