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侦查学院

院系简介  刑事侦查学院作为我国最早开办侦查学本科专业的院系,作为我国首批国家级侦查专业人才培养试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司法鉴定机构所在院系,自侦查专业开办以来,无论是教学科研水平,还是人才培养质量都在我国公安司法理论界、实务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和声誉。在这里,先后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犯罪侦查教研机构、全国第一个侦查学教授、全国第一部侦查学本科教材、全国第一批侦查学硕士、全国第一本侦查学术期刊。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为我国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海关、民航、军队保卫部门、司法行政部门、高等院校等单位输送了大量的专...展开

  • 2782

    成果总量

  • 130

    学者

  • 170468

    成果浏览量

  • 5619

    成果下载量

涂舜;戴旭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 03期

摘要:在众多民事及刑事案件中,添加打印文件检验是判断文件真实性的重要途径。当文件上打印字迹与书写字迹互不交叉时,如何确定两者的先后顺序,成为添加打印文件检验的难题。为此,研究纸张上书写字迹笔痕特征在激光打印前后的变化具有重要意...

IF:0.517 本库浏览:20 全文链接
付琳; 贾治辉
中国司法鉴定 2025年 04期

摘要:运用似然比表达同一认定鉴定意见是一种新的范式,其基本的逻辑与传统的同一认定方式是一致的,但两者在鉴定依据,以及量与质关系定性的量化方式上存在不同。传统同一认定与案件证据体系形成进程密切相关,在解决先后出现的客体是否同一以...

IF:0.597 本库浏览:7 全文链接
张宇宽
中国司法鉴定 2025年 04期

摘要:司法鉴定立法的完善,是健全我国统一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的根本保障,而现行司法鉴定法规无法完成该任务。2023年9月7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发布,《司法鉴定法》作为第二类项目被列入立法事项。《司法鉴定法》的主要内...

IF:0.597 本库浏览:12 全文链接
艾明;庄嘉伟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03期

摘要:数字化时代,我国正进行数据产权方面的顶层制度设计,刑事诉讼法亟须应时代所需,保障相关财产性数据权益。目前针对数据财产权的保护,刑事诉讼法主要从处置电子数据和涉案财物两方面入手,但在财产性数据的获取、审查及处置方面仍存在一...

IF:1.466 本库浏览:11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
  • AMI核心
梁坤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03期

摘要:在打击网络犯罪的实践中,掌握大量用户数据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在协助侦查取证方面的天然优势越发受到侦查机关重视。虽然相关法律规范不断完善,但刑事程序与数据安全法律法规的衔接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这导致在协助侦查取证过程中不断出现...

  • 北大核心期刊
  • CSSCI扩展版
孙美澄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DeFi传销是虚拟货币传销犯罪中的典型模式之一,其特点是建立在DeFi生态中,没有涉案APP或使用DAPP(去中心化APP)故没有后台数据,上下级之间不是通过邀请码的方式形成层级关联,通过智能合约控制业务逻辑,所有数据都...

本库浏览:26 全文链接
李笑妍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隐蔽性证据信息是指案件中不易为外界所知,通常由犯罪嫌疑人或直接相关人员掌握的独特信息。近年来,隐蔽性证据信息于刑事侦查领域的运用日益受到关注。然而,当前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如隐蔽性证据信息的内涵模糊、分类...

本库浏览:15 全文链接
刘雪飞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近年来大数据赋能侦查工作已初显成效。在此过程中大数据画像在侦查中运用越来越普遍。但是,在实务导向和效果导向下,侦查大数据画像运行过程中也隐含了一些法律风险。为此,必须从制度层面思考大数据侦查运行的合法性和正当性问题,以进...

本库浏览:14 全文链接
9.[博士学位论文] 侦查预测性思维模式研究
唐娜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侦查思维贯穿于侦查工作的始终,从分析案情、制定侦查计划、寻找案件线索、运用侦查措施,到最终完成破案,整个侦查活动都离不开侦查思维的运用。因此,侦查思维的发展与革新对侦查实践活动甚至整个刑事诉讼程序都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大数...

本库浏览:16 全文链接
陈文华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当前,公安机关正处于“数据为王”的大数据时代和移动通信高度发展的移动互联时代,犯罪手法非接触化、组织化与科技化已成常态,传统侦查手段获取线索、情报的效能发挥空间有限。犯罪分子跨域作案已然成为常态,传统侦查手段在追踪其行踪...

本库浏览:20 全文链接
曾盼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长期以来,夹持痕迹鉴定作为工具痕迹检验鉴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司法审判中发挥着协助案件事实认定的重要作用。在盗窃案件或者破坏通信电缆案件中,现场往往会遗留钢丝钳工具的夹持痕迹,根据夹持痕迹检验鉴定得出的确定性意见极可能被夸...

本库浏览:16 全文链接
王瀚宇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针对未成年人的性侵犯(child sexual abuse,CSA)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存在。作为公共卫生与儿童虐待的分支问题,与其有关的犯罪活动长期都是各国执法司法机关打击治理的重点领域。在中国刑法中,性侵害未成年人涉及罪名众多,包括但不限于强奸罪、猥亵儿童罪、负有照护职责人员性侵罪、强迫卖淫罪等;同时,网络技术发展、通信媒介普及令本罪线上迁移趋势日渐显露,有别于传统性侵犯的“隔空猥亵”、网络性引诱、性剥削直播、儿童色情制品交易等违法犯罪...

本库浏览:18 全文链接
杨佺辉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准确推断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对案件侦破意义重大,但传统推断方法容易受到环境和尸体状况的影响,新兴推断方法在实践应用中也存在着局限。法医昆虫学的发展为PMI推断提供了新思路,其利用嗜尸性昆虫特别是嗜尸性蝇类对尸体腐败敏感的特性,在对嗜尸性昆虫进行精确的种属鉴定后依靠群落演替与个体发育规律推断死亡时间。然而,嗜尸性昆虫的种属鉴定面临诸多难题,传统的形态学鉴定主观性强,分子生物学方法成本...

本库浏览:21 全文链接
石波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传统具有被动性质的侦查模式,在面对日益严峻的涉网犯罪形势时显现出侦办难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特征,加上互联网、区块链、新兴数字信息技术等行业蓬勃发展,海量数据及以算法为代表的新兴数字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率不断提高,促使侦查领域...

本库浏览:29 全文链接
吴思佳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本文以性侵案中未成年被害人的侦查询问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类案件未成年被害人陈述的关键作用和当前侦查询问工作中面临的现实困境。性侵未成年人案件极具特殊性,未成年被害人的陈述往往是案件侦查与定罪的核心证据。然而,由于未成年人心...

本库浏览:17 全文链接
石李博琛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认识提升,生态环境安全已成为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民生良性发展作出重要的基础性支撑。立案审查作为刑事诉讼的起点,是衔接污染环境行政执法与刑...

本库浏览:21 全文链接
胡倚滔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数字时代对刑事司法领域的变革性效应,深刻体现在“犯罪”与“侦查”这对相互对立的概念中。一方面,数字技术催生了新的犯罪形式,犯罪信息隐匿于网络空间和云端平台,以电子数据的方式存储。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应用也推动了侦查模式的...

本库浏览:13 全文链接
李跃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实践中已出现利用写字机器人仿造字迹的案件。不法分子通过机器人仿写技术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并借助司法程序谋取不正当利益。然而,当前笔迹检验理论在应对机器人仿写字迹的笔迹特征方面仍存在空白。同时,机...

本库浏览:14 全文链接
方媛婷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对水中尸体进行诊断是法医病理学的难点之一,而硅藻检验作为一种重要的法医学技术,在确定水中尸体死因方面具有关键意义。然而硅藻检验的准确性高度依赖于水样采集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一线法医在硅藻采集过...

本库浏览:15 全文链接
金恒宇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犯罪形式日益复杂,其中“隔空猥亵”儿童犯罪因其隐蔽性、非接触性和高度跨地域性,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司法难题。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平台,通过虚假身份诱骗或胁迫儿童进行裸聊、发送裸照或视频等行为,不仅...

本库浏览:32 全文链接
每页显示   条
跳转到 GO
<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