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

院系简介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是1998年学校院系调整中,由原法律系宪法与行政法教研室、刑法教研室、诉讼法教研室、原刑事司法系部分教师组建而成,原名法学三系,2002年改为法学院。目前,学院下设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四个教研室,拥有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司法制度等四个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位点。其中,法学院现有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38人;教授21人,副教授38人,讲师6人,助教10人;专职教师74人,拥有博士学位的专职教师64人;其中,40岁以下专职教师基本达到博士化。

  • 12698

    成果总量

  • 155

    学者

  • 584488

    成果浏览量

  • 54680

    成果下载量

李璐
犯罪与改造研究 2025年 07期

摘要:减刑程序中,准确判断罪犯是否“确有悔改表现”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当前检察机关主要从罪犯主观是否认罪悔罪、客观是否积极改造的角度出发,审查罪犯是否“确有悔改表现”,在积累办案经验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如法律规定科学性欠缺、...

IF:0.227 本库浏览:9 全文链接
夏璇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5年 02期

摘要:多数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情形下,“优先受偿”原则并不符合代位权实现的客观状态,单一债权人尽管可以直接接受代位债权,但代位权诉讼本身并不具备优先受偿的法律效力,而是债权人实现债权时没有他人与其共享代位债权的结果。通过审视多数...

IF:1.329 本库浏览:7 全文链接
王彪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5年 03期

摘要:在众多因素的影响下,我国刑事诉讼领域的普通证人意见证据排除规则得以确立。意见证据排除规则的实证研究表明,辩护律师对该规则重视不足、法官适用该规则欠规范及法官对该规则的适用与否不作说理等问题,导致该规则的运用存在困境,普通...

IF:1.329 本库浏览:7 全文链接
贾健;宋争龙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02期

摘要:与事实不符及虚构的事实信息谓之刑法上的虚假信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入罪的主要依据在于造成社会秩序及网络秩序的混乱。当前以浏览量、转发量、点击量评价网络秩序混乱的标准缺乏对“质量差异论”中刑法目的的过滤及主观因素...

IF:0.179 本库浏览:23 全文链接
5.[硕士学位论文] 论赋强担保合同强制执行
赵研博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担保合同作为市场经济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有效促进社会资产流通和融资的重要手段,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的经济交往生活中。在实现债权的过程中对担保合同经过公证程序赋予其强制执行的效力,当担保债权实现的条件成就时,担保债权人可以...

本库浏览:117 全文链接
黄钦源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在基因技术重塑生物经济格局的21世纪,人类遗传资源已跃升为国家战略竞争的重点要素。我国作为人类遗传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面临着资源流失、技术异化与伦理失序的多重风险。《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非法采集人类遗传资源罪,标志...

本库浏览:100
孙宛铃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随着法治建设的发展,取保候审制度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地位越发重要,成为刑事司法改革的重点领域之一。作为一项非羁押性的刑事强制措施,取保候审既要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审判前的基本人权,使其不至于逃避审判或者妨害司法公正,还...

本库浏览:57 全文链接
陈娟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未成年被害人兼具未成年人和被害人的双重属性,是极为特殊的刑事诉讼主体之一。侦查程序是刑事诉讼的“地基”,不仅关乎打击犯罪的实效性,对未成年被害人参与诉讼的前端保护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侦查机关作为保护未成年被害人...

本库浏览:78 全文链接
王雨林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减刑、假释制度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恤刑制,自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典》正式将减刑、假释制度纳入法律框架以来,历经四十余年发展,现已成为现代刑罚执行体系中的重要一环。减刑、假释的适用旨在实现刑罚的教育矫正功能,给予罪犯...

本库浏览:55 全文链接
潘一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大数据技术的迭代升级对证据法的演进影响深远,当前司法实践中,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市场趋势预测等算法模型生成的大数据证据已广泛应用于金融纠纷、知识产权侵权等案件中,但立法层面缺乏专门性审查规则,司法实践中存在证据资格认定混乱...

本库浏览:60 全文链接
11.[博士学位论文] 许可执行之诉研究
江润民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司法实践中,对执行债权人申请变更、追加执行债务人被执行机关裁定驳回后的救济,采用“复议”+“执行异议之诉”的二元模式,有减损执行债权人程序权利之虞,饱受学界诟病。对此,学界主要提出重塑执行债务人变更、追加之范围,抑或优化...

本库浏览:95 全文链接
余沁姿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在面对司法实践中日益涌现的部分请求诉讼案件时,不同法院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清晰统一的处理规则阙如。在决定是否允许当事人提起部分请求诉讼时,法院通常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247条关于...

本库浏览:80 全文链接
13.[硕士学位论文] 附条件不起诉扩张适用研究
樊宇轩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2023年8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印发的《2023-2027年检察改革工作规划》把研究完善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作为检察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在有关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讨论中,适用范围是争议最大的部分。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先后经历了前期试点...

本库浏览:57 全文链接
黄克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赔偿范围不当限缩的问题颇受学界诟病。为了维护当事人合法的实体权益,实现刑事诉讼领域与民事和行政诉讼领域的法秩序的统一,扩大附民赔偿的范围实为必要。然而,从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司法解释来看,附民赔偿...

本库浏览:49 全文链接
肖子晔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我国的刑事强制措施之一,但并非羁押措施。该制度旨在对于特殊的犯罪嫌疑人,保障其合法权益的同时,进行一定的限制与监控。但该制度在实践中却屡遭不当适用,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期间,公安机关完全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

本库浏览:79 全文链接
王艾玲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目前我国立法上债权人通过诉讼行使撤销权的方式有二种。一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当债务人实施减少财产和诈害债权的行为时,债权人可直接以债务人和相对人为共同被告提起撤销权诉讼,请求法院撤销二者间的民事法律行为。...

本库浏览:58 全文链接
张咏诗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近年来,我国刑事犯罪结构变化明显,轻罪化趋势加剧。轻伤害案件作为常见多发的类型,多因婚姻、家庭、邻里矛盾或偶然事件所引发,大多轻伤害案件当事人社会关系紧密,所以办案质效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最高检明确要妥善处理轻伤...

本库浏览:58 全文链接
18.[硕士学位论文] 预告登记财产执行规则研究
张浩东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预告登记财产执行的相关规定散见于各类司法解释、部门规章等,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所有权预告登记和预购商品房买卖的抵押权预告登记,整体呈现“重实体研究、轻程序探索”的形势,均是预告登记财产执行的某个面向,鲜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与阐...

本库浏览:38 全文链接
秦梓元
  西南政法大学 2025年

摘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自全面推广以来取得了良好的适用成效,在提高诉讼效率、节约司法资源等方面展现出不可替代的价值,是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重大创新。随着反诈工作的不断推进,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新的特征...

本库浏览:38 全文链接
周玉芹
法学 2025年 05期

摘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刑事证据体系需要深刻理解和系统考量适用于我国刑事司法的基础证据理论,刑事证据合法性理论即为其一。证据合法性理论的发展与刑事证据规则的设立及适用密切相关,对构建以证据为中心的刑事指控体系和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

IF:4.829 本库下载:1 本库浏览:35 全文链接
  • 北大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 CSSCI
每页显示   条
跳转到 GO
<
回到顶部